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1866~1932)湖南衡山人,俗姓许。名常践。号晓钟,又号八不头陀。年十九,依衡阳智胜寺真际和尚出家。翌年,受具...【观三摩地】 p1469 瑜伽二十九卷五页云:由观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观三摩地。又云:若于能顺恶不善法,作意思惟为...亦名:结三小界集僧远近、三小界结法集僧远近、小界结法集僧远近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结三小界法,三门分之。初...亦名:白僧行法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即因僧集,白僧令知。应教云:‘大德僧听。某甲比丘犯故漏失僧残罪余罪加之...(术语)金刚部诸尊现忿怒身之总名。圣无动经曰:圣无动摩诃威怒王。...梵语 paksa-dharmatva。因明用语。为因(理由)支三相之一。乃因明三支作法中,就因与宗(命题)之关系而检查论式是...(名数)般若之十六会也。...(术语)Kośa,又作句舍。译曰藏,鞘,茧。包含摄持之义。玄应音义十七曰:俱舍,此译云藏,则库藏之总名也。而体...【五味】 圣行品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譬从佛出十二部经,从...(术语)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谓为识精。圆觉经曰: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有二义:(一)指禅林专司经藏管理之藏主所住之处。(二)指管理藏殿之藏主,有时亦称为藏司。[嘉泰普灯录卷十九楚安慧...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有人说成佛一定是在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精进修持后还是要回到娑婆世界来,因为成佛一定在娑婆世界,极乐世界只是修...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浅;人的才华有智有愚;人的动作有快有慢,这些不同的人来做相...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 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
母亲陈玉英(10262014),法名觉玉,临洮县八里铺镇下街村民,生育四子一女。年轻时即喜闻经听法,随老人入寺拜佛,...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假如有一位国王成就十种恶法,他所统理的国家必定盗贼四起、无法久...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有两个: (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假如众生善根尚未成熟,若为他说法,他根本得不到利益,这...
以前我去买小鱼小鸟,总是对卖主不屑一顾,有一种高傲的心态在作祟:你们这些不懂因果的可怜人,做这种捞鱼打鸟的恶...
洪遵(隋西京大兴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洪遵。姓时氏。相州人也。八岁出家。从师请业屡高声驾。及受具后专学律部。心生重敬。内自惟曰。出家基趾其存戒乎。住持万载。被于遗教。谅非虚矣。更辞师友游方听习。履涉相京谘访深义。有所未喻决问罕通。三夏将满遂知大旨。初住嵩高少林寺。依资云公开胸律要。并及华严大论前后参听并扣其关户涣然大明。承邺下晖公盛弘四分。因往从焉。听徒五百。多以巧媚自通。覆讲坚论了无命及。晖實律学名匠。而智或先图。遵固解冠时伦。全不以曲私在虑。后因盛集异学充堂。遵乃束晖制疏。捧入堂中曰。伏膺有日都未见知。是则师资两亡。敢以文疏仰及。便置之坐上往覆。云所既属舍见来降。即命登座覆述。吐纳纤隐众仰如山。自后专预正时结徒毕业。以戒律旁义有会他部者。乃重听大论毗昙。开沃津奥。又以心使未静。就诸禅林学调顺法。年逾十腊方归律宗。四远望风堂盈千计。时为荣大也。齐主既敞教门。言承付嘱。五众有坠宪网者。皆据内律治之。以遵学声早举。策授为断事沙门。时青齐诸众。连诤经久。乃彻天听。无由息讼。下敕令往。遵以法和喻。以律科惩曲感物情。繁诤自弭。由是更增时美。法侣欣之。及齐历将季擅名逾远。而非类不交惟道同辙。名儒大德见辄慕从。常与慧远等名僧通宵造尽。周平齐日隐于白鹿岩中。及宣政搜扬。被举住于嵩岳。德不孤峙众复屯归。大隋廓定招贤四海。开皇七年。下敕追诣京阙。与五大德同时奉见。特蒙劳引令住兴善。并十弟子四事供养。十一年中。又敕与天竺僧共译梵文。至十六年。复敕请为讲律众主。于崇敬寺聚徒成业。先是关内素奉僧祇。习俗生常恶闻异学。乍讲四分人听全稀。还是东川赞击成务。遵欲广流法味。理任权机。乃旦剖法华晚扬法正。来为开经说为通律。屡停炎澳渐致附宗。开导四分一人而已。迄至于今僧祇绝唱。遵为人形仪儒雅。动据现猷。而神辩如泉。声相钟鼓。预升法位罕有昏漠。开悟之绩實难嗣焉。仁寿二年。敕送舍利于卫州之福聚寺。将出示众。乃放红赤二光。晃发远近照灼人目。道俗同睹大生庆悦。仁寿四年。下诏曰。朕祇受肇命抚育生民。遵奉圣教重兴象法。而如来大慈覆护群品。感见舍利开导含生。朕已分布远近皆起灵塔。其间诸州犹有未遍。今更请大德奉送舍利。各往诸州依前造塔。所请之僧必须德行可尊善解法相。使能宣扬佛教。感窹愚迷。宜集诸寺三纲详共推择录以奏闻。当与一切苍生同斯福业。遵乃搜举名解者用承上命。登又下敕。三十余州一时同送。遵又蒙使。于博州起塔。初至州西。有白鹄数十头。当于舆上旋绕数匝。久之而逝。及至城东隆圣寺置塔之所。夜有白光数十道。道如车轴住于基上。边有鸟巢树上。及光之洞明众鸟惊散。又雨银花委地光耀如雪。掘基五尺获粟半升。夜降神仙八十四人。持华繞塔久乃方隐。又妇人李氏患目二十余年。及来礼拜两目齐见。后行道之夕。又放赤光照寺东房。见卧佛及坐佛说法之像。复见梵僧对架读经。有一十四字。皆是梵书。时人不识。及四月八日当下塔时。感黑蜂无数衔香繞塔。气蔚且熏不同人世。又见白莲花在塔四角高数百丈。花叶分布下垂于空。时间五彩莲花厕填其内。又见天人烧香而左转者。于是总集而观叹未曾有。属目不见者非无一二。及下覆讫诸相皆止。遵于京邑盛开律仪名骇昔人。而传叙玄宗其后盖阙。又着大纯钞五卷。用通律典。寻又下敕令知寺任。弼谐僧众亟光徽绩。以大业四年五月十九日。卒于兴善。春秋七十有九。隋初又有道洪法胜洪渊等。并以律学著名。洪据相州绍通云胤。容止沈正宣解有仪。学门七百亟程弘量。故诸经论之士将欲导世者。皆停洪讲席。观其风略采为轨躅。胜博涉有功。而言行无副。神志高卓时共潜推。但身令未广。故听徒简略。渊学承遵统化被中山。纲维正象有声幽冀。年代非远。并不测其终。。
上篇:道成(隋蒋州奉诚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 下篇:觉朗(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
(杂语)方正质直。离邪曲之心也。往生论注下曰:正直曰方。(中略)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又】一乘成佛之法...
道阶
观三摩地
摄僧三小界集僧远近
忏僧残波利婆沙在众白僧法
威怒王
遍是宗法性
十六会
俱舍
五味
识精
藏司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极乐世界是快速成佛的地方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第一》
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苦尽甘来成正果

成就十种正法之行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