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般若之十六会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印相)以两手大拇指各著于无名指之末节之根而两手合之。使左右手指尖一一相着是也。...【等至依何身起】 p1122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五页云:此诸等至、依何身起?颂曰:诸定依自下。非上;无用故。唯生有顶...又作分别心。即对现前之事物产生是非、善恶、人我、大小、美丑、好坏等种种之差别观感,此种取舍分别之心乃障碍佛道...【烦恼随眠有二十种】 p1195 显扬十九卷二页云:烦恼随眠有二十种者:一、不定地随眠,二、定地随眠,三、随自境随...(譬喻)智慧之云,如来之覆一切众生,如大云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慧云含润,电光晃耀。...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 p1317...(术语)台家所说法报应之三如来,正了缘之三佛性,行智理之三法,法般解之三德等,在圆教为不纵不横,在别教为纵横...(杂语)覆口之布帛也。瞿醯经下曰:持诵新帛系其面门。余轨谓之净帛。...即于特定之日期内念佛之意。又作如法念佛。为“寻常念佛”、“临终念佛”之对称。日期短则一周、二周、三周,长则九...【于一切种不作恶】 p0749 瑜伽十七卷五页云:云何于一切种不作恶耶?谓由身语意不造众恶故。...指精明真如之本性。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大一九·一五一下):“觉明虚静,(中略)观诸...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界(宇宙)本无一法(事物)建立,皆是...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依己意去错解佛意,不然走错了方向还怪罪佛陀 一、关于忏悔 有...
释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时,有一天早晨,世尊着衣持钵,与大比丘僧五百人及阿难,一起进入城中托钵乞食。...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瞥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如来禅...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就是行持上,也是统一的,怎么说呢?三法印即三解脱门,皆能证...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落魄一生,郁郁以终。有的人目不识丁,甚至话都说不清,偏偏...
【我(们)拥有什么?】 今天,来到新加坡这个地方,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由此可以知道诸位都很虔诚,对佛法都很有...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四个版本,虽然内容稍有差异,但是主旨基本相同...
十六会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六法 | 下篇:十六观 |
(286~374)东晋僧。又称竺道潜。琅玡(山东临沂)人,俗姓王。字法深。十八岁出家,师事清谈之士中州刘元真,袪除...
救世金轮法手印
等至依何身起
涉境心
烦恼随眠有二十种
慧云
分别智
性横修纵
覆面
别时念佛
于一切种不作恶
精真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

佛脚被刺的宿世因缘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圣印法师:求福报

慧律法师《佛教与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