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漏尽通者,谓依止静虑于漏尽智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漏尽智者,谓由此智通达一切漏尽方便,及诸漏...(一)波斯匿王所梦之十事,详见于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一。(一)梦见三釜罗(瓶),两边釜满,中釜空,两边釜沸气相交往,...【已显说及未显说】 p0229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若所犯罪,已从于他如法发露方便悔除;名已显说。与此相违,名未显说...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募集僧俗共行净住之法,称为净住社。净住,为布萨(梵 posadha)之意译,即于每半月集会讲说戒...【了义】 乃直接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如诸大乘经说生死、...【二障】 又作二碍,即烦恼障与所知障。这是唯识学上对贪、嗔、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的作用所作的分类。烦...【非心果法】 p0713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非心果法云何?谓虚空非择灭。...(术语)江南敏法师所立二教之一。谓法华涅槃等释迦身所说之经典也。...【非我计我见】 p0715 大毗婆沙论九卷一页云:若非我我见,于五见,何见摄?何见所断?答:有身见摄。见苦所断...(人名)比丘名。王舍城长者之子,生时一指放光,故名灯指。初富而中贫,后又富。出家得罗汉果。见灯指因缘经,法苑...【五种报恩】 p0262 瑜伽四十六卷八页云:又诸菩萨、由五种相,于其有恩诸有情所,现前酬报。何等为五?一者、安处...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观经》中的下三品往生说,反正造了恶业,临终十声乃至一声都能往生,那我就放心了,我就可以...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你去忆这个...
因智慧能断疑故。 这智慧不是说我们高考能考一个很好的分数,记忆力很强,这个反应很快等等,这都是世智辩聪,只是...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一个宽容的人善于补人之过,容人之短,体现出一种人格魅力。 宽容是理解、沟通的桥粱。不懂...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哲学的重要理论。不过,作为一种学说体...
【原文】 梦中忽忆二尊人病且亟,悲甚。既而曰:犹可为也。则稍自慰。正拟极力疗治,俄而梦也,复悲甚。既而复自慰...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 一心念佛,诸...
觉朗(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觉朗。俗姓未详。河东人。住大兴善寺。明四分律及大涅槃而气骨陵人形声动物。游诸街巷罕不顾之。仁寿四年。下敕令送舍利于绛州觉成寺。初达治所出示道俗。涌出金瓶分为七分。光照彻外。穿基二丈得粟半升。又感黄雀一头。飞迫于人全无怖惧。驯扰佛堂久便自失。又石函盖上。见二菩萨踞坐宝座前有一尼敛手曲敬。或见飞仙及三黄雀并及双树驎凤等象。将下三日常放光明。乃迷昼夜朗过灯耀。有掩堂灭炬者。而光色逾盛溢于幽障。玄素通感荣庆相喧。朗具表闻。广如别传。大业之末。有敕令知大禅定道场主。镇压豪横怗然向风。渐润道化。颇怀钦重。不久卒于所住。时又有沙门海藏。识信坚正宗仰律司。屡讲四分少有传嗣。唐运置十大德。藏其一焉。又有法锵律师。本住静法。末厌烦梗南栖太和。幽居养志不尘僧众。孤行岩岫偃息松林。服饵守中赏心唯识。亦搔索之开士也。及终没后露骸山侧。至夜有灯照之。道俗往观。失灯所在。远望还见动经两月光照逾明。
上篇:洪遵(隋西京大兴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 下篇:慧主(唐始州香林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
【四不死矫乱论】 p0455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十七页云:四不死矫乱论者:不死,谓天。以天长寿,外道执为常住不...
漏尽通
十梦
已显说及未显说
净住社
了义
二障
非心果法
释迦经
非我计我见
灯指
五种报恩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推荐】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智慧与禅定者易生净土
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吾今此身,父母遗体也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