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一)香醉,梵名 Gandha-mādana,巴利名同。音译作乾陀摩诃术、犍陀摩罗。又作香水山、香积山、香山。于佛教世界观...(人名)宋东都人。字敏仲。官尚书礼部侍郎,世称王侍郎。仁慈宽容,大好佛教。初寓京师时。与禅门耆宿结道交。及游...【四法能令菩萨智资粮退】 p0469 瑜伽七十九卷九页云:复次菩提以慧为体,慧能引发所余一切波罗蜜多。是故于慧起邪...【七种如实通达智行】 p0065 瑜伽八十六卷十二页云:复次当知于所知事,有七种如实通达智行。一、已得智,二、...指密宗行者所具有之十六种资具,即衣四种、处六种、食六种。(一)衣之四种,即:(1)粪扫衣,拾人委弃之布,洗净以制...【应说】 p1398 瑜伽十七卷八页云:此四颂中,初言应说者:谓一切有为法。所以者何?诸有为法,皆三种言事之所摄故...(术语)三解脱门之一。观一切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来空,无作者,无受者。如此通达者,能入涅槃解脱之城,故...【我有小想】 p0647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四页云:我有小想者:谓执少色为我,或执少无色为我。若执少色为我;彼执...【金刚喩定】 p0811 杂集论十卷十四页云:金刚喩定者:谓居修道最后断结道位所有三摩地。此复略有二种。谓加行...(传说)迦叶自释迦如来受袈裟,于鸡足山入定,以传之于弥勒。毗奈耶杂事付法藏传以为粪扫衣,西域记以为金襕衣。增...【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 p1150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世间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出世圣者、...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一日,在佛教里却称佛欢喜日。 关于七月十五称作佛欢喜日的由...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 六度之首...
肾水不足的人,火气就容易上炎,心里烦躁,脾气通常都比较大。但是发完火之后会感到非常疲劳,甚至比绕着操场跑完5...这随喜是很重要。菩萨为什么要有随喜的心呢?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所修的法门,只是无量善法当中的其中一小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各位法师慈...
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绝望了、避世了等等消极的处境,出家人更是被冠上遁入空门等等极端消极之说...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
惠宽(益州净惠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惠宽。姓杨氏。益州绵竹孝水人父名玮。元是三洞先生五经博士。崇信道法无敦释教。所以绵梓益三州诸俗。每岁率送租米投于玮。令保一年安吉。皆与章符而去。而车马拥门如市。初时玮妻怀孕。心性改异辛腥恶厌。乃生一女名为信相。性好闲静无缘嗜欲。后又怀妊。身极安隐恒有异相。及其生也母都不觉。忽然自出都无恶露。然有异香。又不啼叫。乃至有识未曾粪秽淋席。父母抱持方乃便利。即宽身也。而臂垂过膝。性恒香洁不近腥臊。年五六岁与姊信相于静处坐禅。二亲怪问。答曰。佛来为说般若圣智界入等法门。共姊评论法相。父是异道不解其言。附口录得二百余纸。有龙怀寺会师。闻有奇相至其所父以示之。会曰。并合佛经无所参错。有异禅师不知何来。于净慧寺入火光三昧。召彼女来。及至不入。云是火聚。禅师曰。何不以水灭之。女即作水观。灭火而入。禅师验知深入诸定。劝令出家。父母受娉。及婿家不许。诸道俗官人为出财赎之。因有度次姊与宽身俱时出家。时随蜀王秀在益。请入城内。妃为造精舍。镇恒供养。尝出于路。人有疑者。尼召来曰。莫于三宝所生异心。自受罪苦。彼人悔过。有造功德须物者。烧香祈请掘地获金无不充足。斯事非一。至于食饮欲食便食。不食乃经岁序。时人目之圣尼。即今本寺犹号圣尼寺也。宽年十三常乐独坐。面无怒相言常谦下。依空慧寺胤禅师龙怀寺会阇梨所。随闻经律。一览无遗。未闻之经曾不知义。有难问者皆为通之。初造龙怀寺。会有徒属二百余人。并令在役。唯放于宽。有怨及者。会曰。斯人是吾本师。何得使作。昔周灭法。依相禅师隐于南山。及隋兴教辞师还蜀。尝受嘱云。汝还蜀土大有徒众。有名惠宽。可将摄也。我忆此事。计师死日当宽受生。无得致怪。自尔在山依闲业定。年三十还绵竹教化四远。闻名见形并舍邪归正。其俗信道。父母皆道归佛。舍宅为寺。于今见在。绵竹诸村皆为立寺。堂殿院宇百有余所。修营至今。年常大斋道俗咸会。正月令节。成都寺七十县。竞迎供待。有大功德须得经营。但请宽至施物山积。贞观中有僧名策。持咒有验。于洛县忽死见阎王。曰比狱中罪人多。应为诵咒。并请宽师讲地狱经。从此得稣。经月不作。复更闷绝。阎王大怒。命牛头使打钟子百下。我令诵咒讲经。为众生故何不作。策稣已即从洛县往绵竹三十里。未至疲卧。忽有异旋风。吹起须臾至宽所。正集转经。告策曰。昨所住处大为劳苦。为众生者不得辞苦。即令策登坐诵咒。大众闻皆流汗。宽仍集众讲地狱经。贞观二十年。绵竹宋尉云。我不信佛。唯信周孔。然我两度得佛力。一为人在门侧小便。置佛便止。一为冬月落水。烧木佛自炙。宽闻之致书晓喻。宋曰。此道人征异者。当试有灵不。取书名处用拭大便。当即粪门裂脚起不得。自唱我死。即召宽来。虽悔过造经像。盈月便卒。什邡县陈家舍邪信佛。以竹园为寺。宽指授分齐。尔许可为僧院。中间一分堪立佛堂。即断一竹上竖标云。此分齐处欲造佛寺。当时生竹自干。佛堂断竹泉水上涌。寻掘数尺获大石。石下金瓶舍利七粒。宽礼拜更请。遂放光乃盛满合。四远又集寺今见在。永徽四年夏六月二十五日。春秋七十卒于净慧寺。未终一月。有五百神人长丈余服天衣。持华香及紫金华台。从西方来迎。宽辞不堪。发遣令去。又于终日。放羊从市向房悲数十声。至夜索水沐浴新衣跏坐执炉已。命打无常钟。声遍郭闻。合郭咸集。曰阇黎涅槃去。空中哭声。寺内光明莫测其来。道士等谓言烧守。惊走来寺。乃知其非。自此入定。气尽乃知永逝。寺内三桥。一当宽房堂。夜梁折声震寺内。明旦官人道士咸来恸哭。寺中莲池。池水忽干。红莲变白。寺中大豫樟树三四人围。忽自流血。血流入涧。涧水皆赤。月余方息。又十七级砖浮图高数十丈。裂开数寸。又有双鹅不知何来。向灵鸣叫伏地不去。葬时随送出郭失之。往无为山。去寺二十里。黑云团空随行注雨。草木随靡至山方散。葬后县内道俗。七岁已上着服泣临。如是三年。尔后至今凡设会家。皆设两座。一拟圣僧。一拟宽也。今犹获供送本寺。灵相在山瑞坐如在。自初至今竟无虫血污秽朽腐之相。斯则岂非不退菩萨身无万户虫耶不然何以若此。
上篇:惠仙(蒲州救苦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僧伦(卫州霖落泉)[《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杂语)极证悟之位。谓佛果也。探玄记一曰:唯是极位大菩萨境。文句三之一曰:若极位者,则一切下位而皆不知也。...
香醉山
王古
四法能令菩萨智资粮退
七种如实通达智行
十六资具
应说
空解脱门
我有小想
金刚喩定
迦叶传衣弥勒
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佛欢喜日的由来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肾水不足的人,脾气通常都比较大
随喜是修福德资粮

宏海法师:佛法的时间观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