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善见,梵名 Sudar?ana,巴利名 Sudassana,音译作修提舍那、须陀施尼、须达梨舍那、须陀尸。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杂语)数名。译曰数千万柿。见本行集经十二。...巴利语 vūpasama sukha。远离迷惑世界之境地。寂灭亦为涅槃(梵 nirvāna)之译语。此境地对迷界之生死流转不安而...(譬喻)珍宝之积聚也。以譬无上道。法华经信解品曰:无上宝聚,不求自得。...(术语)受一分戒之菩萨也。璎珞本业经下曰:有受一分戒者,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梵语 ucchavga。意译数千万兆。佛本行集经卷十二(大三·七○九下):“百毗婆娑,名郁曾伽(隋数千万兆)。” p69...(术语)对观心门而立。同于教观之教。...越南著名之佛教建筑。位于顺化。阮潢王子于一六○一年所建。十七至十八世纪,在内战中受到严重破坏。一八一五年重修...真实菩提之意,乃相对于二乘、三乘之方便菩提而言。 p61...日本时宗总本山。别称藤泽道场、无量光院、游行寺。位于神奈川县藤泽市。为一遍上人所开创(一说为四世吞海所开创)...指观无量寿经中说第七观时,出现于韦提希夫人面前之阿弥陀佛。亦即应释迦演说除苦恼法而应声出现之佛,故称应身即现...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普劝修持第四篇:观苦、空、无常,修净土。就是要常常观照我们这一世的生命苦哇!八苦交煎。因缘所生法:空、无常。...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底怎样才是正见呢? 迦旃延!世间的人,大多往两个极端走:不...
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 这种因缘的组合很正常,比如离散啊、欢聚啊;生啊、死啊一切存...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个时辰,每一刻、每一秒都在衰老。庄子讲得更彻底,...
一切佛法的基本原理缘起性空,或者叫性空缘起,也可以说缘起和性起,。这个就是佛法的一切义理总纲,也可以说是宗旨...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起心动念。多造恶业。能为障碍。即障蔽自己佛性。业障...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日子就不能过的痴狂地步。一个家庭主妇不在家里相夫教子、管理...
神素(唐蒲州栖岩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神素。姓王。字绍则。其先太原。远祖勇从宦虞州遂徙居安邑鸣条之野焉。氏族英望无烦述作。少与道杰结张范之好。相携问道。儒学之富礼易是长。至于篇什继美英采。故其游学讲肆周流国境。必与相随。若比人矣。所习词义博览俊悟。则难兄难弟也。至于诵经学定当席索隐。则后于杰。文理会通。素则先之。为杰出安般念观。令其徙滞如彼传述。大业四年杰公停讲。学门清素接轸相寻。遂从命专讲毗昙四十余遍。续讲成实将二十遍。自余小部不足述之。其为讲也片言契理少语释多。学者玄悟听览不倦。则杰高于素。若多陈同异广定是非。郑重校角开生觉意。则素贤于杰。所匠成者。则盖裕隆深英泰之徒是也。故晋川称谓素杰二公秋菊春兰各擅其美。然素温恭退让慈爱矜恕。侍士慕贤不伐诸己。贞观二年。栖岩大众请知寺任。辞以法事相继有阻僧网。众又固请。依杰师故事乃许之。性宽厚善物性。故得上下和睦。风尘攸静。以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卒于栖岩。春秋七十二。自一生行业属想西方。于临终日普召门人大众爰逮家臣。与之别已。自加结坐正威容已令读观经两遍。一心静听。自称南无阿弥陀佛。如是五六。又令一人唱余人和。迄于中夜端坐俨然不觉久逝。依即坐殡。肌肉虽尽骨坐如初。又感祥瑞。略故不述。初终之夕。仁寿寺志宽法师夜坐如闷。梦素来过同床止息勤勤告别曰。如来大悲为诸众生。旷劫苦行勤求大法。流布人天欲使不绝。我等虽居下流。然佛遗寄末能发辉。道业遂有季位在前。素虽不肖深怀辜负。每欲推命竭愚上于天听。今大运忽临长思永别。好住努力。宽送目极忽然而觉。及明莫知凶问。须臾信至方知昨逝。宽致书述怀。与诸门人如彼。
上篇:道杰(唐蒲州栖岩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法护(唐东都天宫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物名)梵语。藿香也。见翻译名义集。...
善见天
阿伽目陀
寂灭为乐
宝聚
一分菩萨
郁曾伽
教相门
灵姥寺
一乘菩提
清净光寺
应声即现弥陀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埋少年魂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世间的聚合与离散,皆应坦然面对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