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珍宝之积聚也。以譬无上道。法华经信解品曰:“无上宝聚,不求自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列于遍知院之菩萨。其形像为右手置膝头,覆垂向下,结触地印,左手置胸前持花...(术语)道理旨趣也。法华游意上曰:理致渊远,统群典之要。唐僧传(德志传)曰:名题前后,甚得理致。【又】禅家之...羯朱嗢祇罗,梵名 Kajūghira,巴利名 Kajavgalā。又称羯蝇揭罗国、迦征伽罗国。为中印度之古王国,位于恒河下流。...(譬喻)以一大车譬法华之妙法。又云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曰: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眼触所生想身】 p1000 集异门论十五卷三页云:云何眼触所生想身?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五见】 p0247 显扬一卷六页云:见者:谓五见为体。一、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计我我所,染污慧为体。或是俱生,...(术语)四无明之一。无明烦恼也。无明烦恼,常随逐众生,眠伏于第八识中,故名。...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载,佛之化身有大、小、不定等三种,即:(一)大化身千丈,如来为应十地以前诸菩萨,乃演说妙法,...十种良善的行为是通向善处的道路。...(术语)七大之一。如色性周遍于法界,见性亦遍满于法界,名为见大。见闻觉知中,就初而独立见大。见楞严经三,三藏...无限,梵名 Aditi 或 āditya,音译阿底提、阿提致。印度最古女神之一。据梨俱吠陀载,无限女神能赐福予儿童与牛,...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印光大师校印本)...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我们看见的世间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龄很大的都活得很健康,有年纪很小的病病歪歪的,乃至消失了;寿命长和寿命...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内心浮躁,浮躁的内心又让人们负面情绪膨胀...
由于人类日趋膨胀的物欲与自我中心主义,地球的生态环境正不断遭到破坏而日益恶化,陷入每况愈下、难以自拔的生态失...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是放不下学生,并且还想继续深造去帮助别人,请师父指点。 慧律...有一个老和尚到了垂暮之年,决定把衣钵传给弟子,无奈众多弟子中只有三人悟性较高,他决定考察他们。一天,老和尚吩...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罪,还比不上邪见。 诸位要把愚痴跟邪见分清楚, 愚痴是这个人...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没有安住在清净的光明的本体,而安住在...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众弟子当中有一位长老比丘,竟然在佛陀说法的时候,将脚伸得长长地睡着了...
宝聚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宝台 | 下篇:宝盖 |
(术语)又曰根本定。伏下地烦恼所得之上地禅定,谓为近分。断下地烦恼所得之上地禅定,谓为根本,即定地有色界无色...
如来脐菩萨
理致
羯朱嗢祇罗国
一大车
眼触所生想身
五见
随眠无明
佛化身三
十善业道
见大
无限女神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悲华经

善人为何得恶报?因为你只认识了一半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改善生态环境要从心做起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明月之心不可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