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远离作意】 p1257 瑜伽三十三卷六页云:卽此胜解、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为因缘故;最初生起断烦恼道。卽所生起断烦恼...【眼识】 p0998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等眼识?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 二解 如识差别中说。 三解 品类足论一卷二...1、正午以前的饭食。 2、蔬食。...(术语)明作佛道法之一切经典也。佛计大小之根机,而说大小之二教。对于小机,说声闻缘觉之法,谓为小乘。对于大机...亦名:诤事增自恣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诤事增自恣者,外界[斗@斫]诤,不自销殄,反来清众,尘染何疑?纵与同法...【离虚妄语妙行】 p1428 集异门论十卷七页云:云何离虚诳语妙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断虚诳语离虚诳语者,...(术语)所观之理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释签一曰:理惑一体,境智如如。...为修定三障之一。指修行者于修定时,因昏沉闇睡,恶念忽起,遂破禁戒,思作十恶、五逆等不善之事,由此一念而障碍诸...(物名)洒水器也。于护摩之修法或灌顶法时,盛洒水者也。...(人名)三教指归下曰:阿毗私度,常为胶漆之执友。梵Abhijit,女宿。...【分位假立】 分指时分;位指方位。谓于事物或生变化的时分与方位。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先提升认知的境界。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 玄沙问:三界唯...
问: 在家人以什么为重,如何实修才能促进信心? 大安法师答: 在家人以持戒念佛为重,居尘学道要发大心。因为现在...经常上火的人,请看看以下降火的几种食疗方法: 胃火炽盛则痘痘长、牙龈肿、口角烂;肝火炽盛则头痛头晕、睡眠不稳...没有对治,简单说就是你一天过一天,没有目标,没有宗教信仰,对人生完全没有任何的期许,完全过着放逸的生活,这个...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代。它一代不如一代──魔强法弱,正法的力量慢慢薄弱了,干扰...问: 师父,在家居士粗的邪淫容易戒除,意念上的邪念难以降伏。该怎么样解决呢?请师父开示。 存海法师答: 方法在...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 这位大师讲道十分精彩,一个村子就请他去讲道。他接受了邀请。到村子时,...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悲心大愿,以文化、教育、禅修、净土、慈善五大弘法理念,从知...
法祥(唐同州大兴国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祥。同州人。童稚出家。清贫寡欲。周勤访道。栖止无定。冠具已后遵奉宪章。刻意鞭后潜心玄赜。二教周废便从俗吏。而抱德怀经礼诵无辍。僚佐班列同共嘉尚。将欲进位贡入台府。而正性慕道不思荣问。乃恣其习业沾员而已。随兴法现即预出家。住大兴国寺。志操俊爽言必简衷。立身凝肃不居幽屏。常处大房开通前后。三十余年当风而住。虚廓其虑门未曾掩。坐卧一床读经为业。道俗问讯者。自非读尽。复卷中无涉言。故知其客节卷未收者。咸私觌已后而奉对。祥潜思玄籍博综多持。开蒙引喻言不加饰。因染伤寒。有劝药疗者。皆无所受。但苦邀心随务量拟。或患痢病。有加药者。乃曰痢者水也。不进自除。便啖干饭。数日便差。其执节坚固率皆类此。兼又持信标仪不交华薄。申令众范出言归敬。故众有诸罚。祥必先致其词。闻过伏引更不怨及。其德耀人神为若此矣。以武德七年。沉疴累月素气绵弱。侍者参立。乃微言佛像佛像。声既沉隐。初闻未了后思乃悟。回顾看之。瞥见尊仪峙然西壁。光相宛具须臾渐隐。又闻香乐竞至。愔郁盈房。道俗惊嗟。又见一群白鹤从西方。来繞房三匝翔传还复来处而去。于后少时而卒。乃葬于城之东隅。倾邑充衢幢盖绵亘。哀恸之声流闻远近。
上篇:慧皓(唐安州方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静藏(唐终南山玉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十重禁戒之一。禁制毁谤佛、法、僧三宝之戒。即于佛、法、僧三宝应当恭敬尊重,不可谤毁之意。[梵网经卷下](参阅...
远离作意
眼识
斋
大乘经
自恣因诤事增法
离虚妄语妙行
境智
恶念思惟障
水器
阿毗私度
分位假立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认知的三个境界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降内「火」的几种美味食疗
有五种情况会使所造的业变重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邪淫念头难以降伏,该怎么样解决呢
知道与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