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唯识五位中第二之加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种差别,故曰四加行。...(杂名)Maghā,星名。玄应音义一曰:一说云:摩伽星名,此言不恶,主十一月。翻梵语九曰:摩伽山,译曰:星名。【...依地面而居的天。在三界二十八天中,只有欲界的四王天和忉利天是依著须弥山的地界而居,称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都...【散脂修摩】 此翻云密,谓名行理智,四皆密故。天台释天大将军,乃云金光明以散脂为大将。大经云:八臂健提,...【以四一切辩五位心所】 p0495 成唯识论五卷十三页云:复以四一切辩五差别。谓一切性及地时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全一卷。又作通玄问答集。青州一辩法嗣宋代僧通玄圆通问,万松行秀答,理宗淳祐四年(124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名数)得预流果人所断之三种烦恼。...(术语)三道之一。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也。道者道路之义,学人进取之道路也。积三贤四善根之加行而生于世第一...(术语)涅槃经所说十八空之一。胜义为涅槃。胜义空者,言涅槃之空性也。...(一)梵名 Gunaprabha。音译瞿拏钵剌婆。北印度钵伐多国人。据大唐西域记卷四秣底补罗国条载,师英杰而弘敏,博物强...【无滞智】 p1052 瑜伽三十八卷一页云:无滞智者: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速疾无滞智转。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依一...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有一些磁带讲临终助念,当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士来提出问题,说那个助念团:他说他自己的愿力要超过这个病人...小和尚救回一个轻生者。那人悠悠醒转,对方丈说:谢谢大师。但不必费力气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了。今天不死,明...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城中,他放眼望去尽是漂亮的楼房和热闹的市集,心想:我的国家...
问: 弟子一发心诵《华严经》口就臭,不诵的时候,口就不臭。现在纠结诵还是不诵?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口臭...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为人所知的菩萨,亦即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音译阿缚卢枳低...我们受了戒以后,内心当中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多了一个戒体。戒体在心中到底会产生一个什么的效果?在...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现在的业力,调伏我们的妄想,必须先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引发无数广州市民关注,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慧皓(唐安州方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皓。安陆人。幼入道门。即怀远量收览经义弘导居心。初跨染玄纲希崇大品。博闻略究而情阻未申。承苞山明法师兴皇遗属世称郢匠通国瞻仰。因往从之。谘奉无倦。备清遐道遂得广流。部帙恢裕兴焉。年方登立即升法座。谈撝一指众侣喧哗。受业传灯分风徙化。然以法流楚服成济已闻。岷络三巴尚昏时网。便以法弘导远化未闻。隋大业年溯流江硖。虽遭风浪厉志无前。既达成都大弘法务。或就绵梓随方开训。自玉垒僧侣因此开明。冲烟总萃倾味正法而成惠恤焉。无惮游涉故使来晚去思咏歌满路。又以众斯殷杂枯折由生。皓据法征治情无猜隐。时或不可其怀者。计奏及之云。结徒日盛道俗屯拥。非是异术何能动世。武德初年下敕穷讨。事本不实。诬者罪之。暠惟道在人弘。义须知返。乃旋途南指道出荆门。随学之宾又倍于前。既达故乡亟仍前业重张领牒更叙关键。神望弥高众聚弥结。弊其喧竞。避地西山之阴。屏退寻闲陶练中观。经逾五载四众思之。又造山迎接处邑传化。皓随宜利益意引行藏。还返安州方等寺讲说相续。以贞观七年卒于所住。春秋八十有七。自暠一位僧伍。精励在先日止一餐。七十余载随得便啖无待营求。不限朝中趣得便止。所以蜀部丰都芬羞兼列。每旦填供常充寺门。皓并命入僧。自无一受。旦讲若下食惟一碗。自余饼菜还送入僧。有学士导勤。见其羸弱恐法事稽留。为告外众。令办厚供。皓怪异常。推问食所由。即令勤出众。永不相袭。告曰。邪命之食不可御也。汝闻吾言而不解教意。其守节禀法也如此。
上篇:慧因(唐京师大庄严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法祥(唐同州大兴国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提婆菩萨与罗汉论义处】 p1187 西域记十卷二十页云:城西不远有故伽蓝,提婆菩萨与罗汉论议之处。初提婆菩萨、闻...
四加行
摩伽
地居天
散脂修摩
以四一切辩五位心所
通玄百问
三结
见道
胜义空
德光
无滞智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推荐】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你的债都还了吗

三千亿无形财产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是诵还是不诵
观音菩萨的由来
受戒后在心中会产生什么效果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