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凡十二卷,或三十卷。明代周永年撰。为关于江苏省吴地佛教之记事类纂。三十卷本各篇皆收录诸书记载之事,不论大小,...随十地菩萨于各地证得十真如之胜德而立者。即:(一)遍行土,(二)最胜土,(三)胜流土,(四)无摄受土,(五)类无别土,...华译为清凉或戒,言三业过恶,其性热恼,惟戒能防息其炽热焚烧之势。...资持记释云:“宅,居也。佛门广大,包纳清澄,喻之如海。僧禀佛化,即居其中;如犯重禁,名为边罪,谓漂出佛海边外...(术语)对于色即是空而言。般若心经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终】 p1037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终者:临死时故。 二解 如死差别中说。...即长寿与安乐。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p5774...指安置十六罗汉或五百罗汉之堂宇。中国自北宋始,即盛行于禅、天台诸宗。据释氏稽古略卷四载,北宋熙宁十年(1077)...为日本融通念佛宗之总本山。位于大阪市。为融通念佛宗之开祖良忍所开创。数遭大火肆虐。至江户时代,由于幕府之外护...(术语)释迦成道,在摩揭陀国之菩提树下。非在雪山。谓之雪山者,就雪山大士之往因而假说之耳。...【律仪戒】 p0857 此是菩萨律仪戒。瑜伽四十卷二页云: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卽是苾刍戒、苾...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由于这个无...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没有好好守护菩提心的缘故,因为自私,我们宁可伤害别人,因为...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一、禅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问其成功原因,答曰:吃饭、睡觉。弟子思索多日不解其意,又问师傅:吃饭、睡觉怎么可...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不住落下泪来。这是因为在共修的场合,大众修行所产生的气氛、...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这几个名称,来和诸位研讨一些佛法。首先我要...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个火烧的情况:躁动不安、寿命短暂,主要的是约着欲界众生。但...
净业(隋终南山悟真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净业。俗姓史氏。汉东随人也。年登小学即沾缁服。闾里嘉之号称贤者。专经之岁割爱出家。净养威仪霜厉冰洁。受戒以后游刃河内。精研律部博综异闻。时有论师慧远。树德漳河传芳伊洛。一遇清耳。便伸北面。学涅槃等经。皆品酌其致弘宣大旨。而恨文广功略章句未离。及远膺诏入关。业亦负帙陪从。首尾餐承尽其幽理。晚就昙迁禅师。学于摄论。迁器宇崇廓墙仞重深。遂举知人。同扬乐说。嘉业钻仰诚至。乃倾襟导引。随闻顶受缄勒寸心。开皇中年。高步于蓝田之覆车山。班荆采薇。有终焉之志。诸清信士。敬揖戒舟为筑山房。竭诚奉养。架险乘悬。制通山美。今之悟真寺是也。业确乎内湛令响外驰。仁寿二年。被举送舍利于安州之景藏寺。初通行诸基。欲于十力寺置之。行至景藏。忽感异香满院。众共嗟怪。因而树立。将下舍利。赤光挺出照于人物。寺重阁上闻众人行声。及往掩捕扃闭如初。一人不见。塔北有池。沙门净范为诸道俗受菩萨戒。乃有群鱼游跃首皆南向似受归相。范即乘舟入水为鱼授法。鱼皆回头繞船如有听受都无有惧业庆其所遇。乃以舍利置于佛堂。先有塑菩萨一躯。不可移转。至明乃见回身面于舍利。状类天然一无损处。屡兴别瑞。传言不尽。大业四年。召入鸿胪馆。教授蕃僧。九年复召住禅定寺。联翩荏苒微壅清旷后欲返于幽谷。告同学曰。此段一行便为不返。而别未淹旬。已闻殂化。春秋五十有三。达生知命斯亦至哉。即大业十二年二月十八日也。露骸松下。初业神岸温审仪止雍容。敦仁尚德有古贤才调。笃爱方术。却粒练形。冰玉云珠。资神养气。而卒非其所治。徒载声芳。洁己清贞差为传德矣。
上篇:道判(隋终南山龙池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 下篇:童真(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梵名 Nāgārjunikondā。指南印度基斯特那河(Kistna)中游右岸之台状丘。龙树山之称谓可上溯至十四世纪。西元一九...
吴都法乘
十土
尸罗
形厕僧伍行唯三位
空即是色
终
寿乐
罗汉堂
大念佛寺
雪山成道
律仪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十法界:六凡与四圣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四种修道的方便门
成功的秘诀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出家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何谓五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