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无性释七卷十一页云:律仪戒者:谓于不善、能远离法,防护受持。由能防护诸恶不善身语等业,故名律仪。此即是戒。此能建立后二尸罗。由自防护,能修供养佛等善根;及能饶益诸有情故。又云:律仪戒者:谓正受远离一切品类恶不善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衣服)礼拜诵经斋会等大众会合之时必服之,因云入众衣。六物图曰:从用名入众衣。...禅林用语。指超越人力之天地大法;又指奇异殊胜之祥瑞事迹。河图、洛书原为我国古代儒家关于周易、洪范二书来源之传...(物名)明月珠也,又曰明月摩尼。宝珠之光如明月,故名。此珠有澄浊水之德。涅槃经九曰:譬如明珠置浊水中,以珠威...地藏菩萨的密号。...【静息王】 p1378 瑜伽二卷十四页云:复次于世间四姓生已;方乃发起顺爱不爱五趣受业。从此以后,随一有情,由感杂...(一)为密教金刚界五部中宝部之别名。宝部即功德之宝,系授福德予一切众生之内证,以是众生升于觉王之位,取授予灌顶...【安隐住】 p0625 瑜伽七十卷五页云:安隐住者:烦恼苦断,能作证故。...(名数)身口意三事之戒也。...(术语)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百法中五别境之一。于所缘之境决定印可而不可移转也。若于境犹豫,胜解全无,故大...子题:真实净、展转净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净施有二:若物寄他边,令彼掌录,名 真实净 ;若物在己边,但作他...【欲色无色界无学补特伽罗】 p0991 集论七卷十三页云:何等欲界无学补特伽罗?谓于欲界,若生若长,已得圣法,无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 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与声色爱憎、染习流注...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仰仗弥陀本愿的摄受而往生,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跟弥陀感应道交。...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参禅之士尚须提防禅病,以防走错了路头。这里所说的禅病,主要是指在修行过程中所有障碍修行的...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心里却不容易生出自己将来也会老的认知来。通常就会觉得,老...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已得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四...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么?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在做的那一刻,就很欢喜...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是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那么当唯以翻阅研究净土为事。意思...
律仪戒
【法相辞典】
【律仪戒】 p0857 此是菩萨律仪戒。瑜伽四十卷二页云: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
上篇:律仪色 | 下篇:律仪所摄业 |
乃密教中,通用于一切诸龙之印相,故又称诸龙印、一切龙印。通常用于水天之法。其印相两手五指舒散,二拇指相叉,以...
入众衣
河出图洛出书
明珠
悲愿金刚
静息王
灌顶部
安隐住
三事戒
胜解
净施有二
欲色无色界无学补特伽罗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推荐】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禅病种种

【推荐】老去,其实很残酷

神通不敌生死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