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如】 p0575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二名如行相?谓于圣道永出世间离诸漏性,正观行相。 二...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者。谓审观受生。审观受住。审观受灭。尽没于此。住念非不住念者。谓审观受生时...即华叶之院。于密教画像曼荼罗法中,画三层八叶莲华之曼荼罗,而华院即指围绕中台华叶之第二层、第三层之院,称第二...禅林用语。又作普天普地、尽十方世界。(一)谓佛法之真理,古今一如而无所不包;又佛法之显现无所不在,举凡草木山河...梵语 rudrāksa。又作乌嚧咤罗迦叉。意译作天目珠,或金刚子。学名 Elaeocarpus ganitrus。以其核似大自在天之眼珠...(术语)又云戒名。受戒时师所授之名也。又僧死后之谥号。亦称法号。...(物名)香名。慧苑音义上曰:频婆罗香,或色鲜赤。或能现影,准前释帐。【又】(杂语)一作频跋罗。新曰毗婆诃。数...【意行】 p1206 此亦中有之异名。瑜伽一卷十七页云:以意为依,往生处故。此说身往;非心缘往。 二解 如行差别中说...(经名)Veda,又作围陀,毗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驮,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障法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利他门,于一切种说障碍法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如经言,又我为诸弟子...中国佛教派别。又称三阶宗、第三阶宗、三阶佛法等。隋代僧人信行创立。因受佛教其他各宗的攻讦和封建王朝的禁止,传...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法门,何等为十? 一、为利养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地狱心。 二...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言。妄语是十恶之一,是指...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种:曰持名念佛、曰观像念佛、曰观想念...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阳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们也很法喜充满的。未必镜头里面能够看全,但是我们肉眼这样...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当我在1988年回俗家探亲,虽然已经出家几十载了,可是一见到父...
唐代高僧三圣继昌禅师是一位有修有证,品行正直的高僧。他以上堂法语富含禅机受到当时禅子的爱戴。前来亲近他的禅子...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鬼等众生宣说微妙法义。当时,有一人舍去了家宅、妻儿,来到...佛教博大精深,而又简明透彻,在指点人生、透析尘寰方面,犹如清夜钟声、点醒群梦。释迦佛启示我们:世界上有三种东...
慧觉(隋江都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觉。姓孙氏。其先太原晋阳人也。江右丧乱。迁居丹阳之秣陵焉。觉之在孕。梁代志公不测人也。游宅徘徊顾而言曰。此处当出神童。俄而载诞。有若符契。幼而风神特达气调不群。虽则青襟。便有奇心远识。于五荫六尘。深知泡电。誓求离俗。二亲弗能违也。年八岁出家研精法相。其初伏业。即兴皇朗法师也。学门拥盛咸畅玄风。入室之徒莫非人杰。觉禀承宏论备观幽旨。领略津会镌求幽赜。骋驰众妙得自匈襟。宗匠加赏相击称为法器。加以游心九部备观数论。诡说异门并寻枝叶。既而叹曰。枪榆岂冲天之举。小道乖适远之津。聊以忘忧非吾徒也。夫澄神入慧莫尚五门。摄山泉石致美息心胜地。乃抠衣独往止于栖霞寺焉。有慧布法师。空解第一。深明方等。或有未悟韫椟于怀。伫知音者及见欣然便即开授。又以大智度论江左少弘。布备宗绪将陈请说。乃垂覃思申畅幽微。布公披襟叹美。即命开讲。于是旧文新意两以通之。远近餐服闻所未闻。释论广兴于斯盛矣。陈晋安王伯恭为湘州刺史。深加礼异并请讲众。南行弘演。吏部尚书毛喜。护军将军孙玚。并鞠躬顶礼虔仰殊常。左卫将军傅縡。学通内外气调甚高。缁素之间无所推敬。每见觉来必心形俱肃。剧谈高论流连无已。天爵服人皆如此类。隋朝克定江表宪令惟新。一州之内止置佛寺二所。数外伽蓝皆从屏废。觉惧金刚之地沦毁者多。乃百舍兼行上闻天听。有敕霈然从其所请。启沃神衿弘护像法信有力焉。炀帝昔居藩屏化牧淮甸。钦伫胜人义逾仄席。乃赐书曰。法师安善。凉暑惟宜。承栖迟龟山之域。阐扬龙树之旨。其义端雄辩。独演畅于稽阴。谈柄微言。偏引级于镜水。弟子钦风籍甚味道尤深。今于城内建慧日道场。延屈龙象大弘佛事盛转法轮。上人名称普闻众所知识。今遣迎候。迟能光拂也。于即贲然来仪。膺此嘉命。法济上人者。灵智难思。于永福道场请开大论。主上亲临法席称善久之。后止白塔恒事敷说。大品涅槃华严四论等二十余部。遍数甚多。学徒满席。法轮之盛莫是过也。先是江都旧邸立宝台经藏。五时妙典大备于斯。及践位东朝。令旨允属掌知藏事。佥曰得人。大业二年从驾入京于路见疾。而神色怡然法言无废。及至将渐明悟如常。咸见金刚大神前后围繞外国梵僧烧香供养。初有智觉禅师。爰感灵应。乃见觉名题于金录。固其所得位地义量难测。至三月二十二日。迁化于泗州之宿预县。春秋五十有三。惟觉美词令善容止。身长八尺风表绝伦。摄[斋-小+衣]升堂俯仰可则。觌其威仪莫不改容易观。寓目忘倦。至于吐纳玄言宣扬妙义。雄辩清论云飞泉涌。真可谓日月入怀风飚满室。虽复褊志滞情。亦顿忘鄙吝。然其芝兰所化。陶诱之功日就月将。固亦弘矣。兼通外典妙善尺牍。属词染翰造次可观。折简所至皆为模楷。加以风度淹远雅量弘深。谈绝是非心夷彼我。峻矣重仞人莫之窥。信施相积随用檀舍。二翼之外纤芥罔畜。止有论文谈疏。盈于几箧而已。岂非拔俗之奇才通方之正士也。有诏丧事所须随由备办。恩礼周给务从优厚。并具舟楫。王人将送。其年五月十三日。还窆于江阳县之茱萸里。传业学士数甚滋多。门人智果。禀承遗训情深追远。乃与同学纪诸景行碑于寺门。秘书诏诰舍人虞世南为文。金紫光禄大夫内史侍郎虞世基为铭。见于别集。
上篇:慧海(隋江都安乐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下篇:道判(隋终南山龙池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
以孝子之爱敬父母比喻菩萨之慈悲。大无量寿经序分(大一二·二六六中):“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如
证得胜分别慧
华院
盖天盖地
呜噜捺啰叉
法号
频婆罗
意行
韦陀
障法无畏
三阶教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十善业道之口业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从普陀洛迦谈观音菩萨的感应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