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色变异生】 p0569 瑜伽二卷三页云:色变异生者:谓由先业因,如前说;及由其母习近暖热现在缘故;令彼胎藏黑...(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顶也。见演密钞四。...云何有色?几是有色?为何义故观有色耶?谓色自性故、依大种故、喜集故、有方所故、处遍满故、方所可说故、方处所行...全一卷。又称华严五十五处缘起、善财童子五十五所经历之绘卷物、善财童子绘卷。为绘卷本,现收藏于日本东大寺。内容...为四种邪命之一。又作维邪食。维,指四维,乃堪舆家所用二十四方位中之四隅。比丘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以如是之不...禅林用语。原指水流广远,一片漆黑之意;于禅林中,转指不明是非、善恶之无知状态。碧岩录第四十四则(大四八·一八...(杂语)一心持诵法华经者。...(杂名)出种种之宝之并树也。在于极乐。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诸佛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p1362 成唯识论十卷十八页云:余二身土,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处同...(堂塔)佛火葬时,置宝棺之楼。后分涅槃经下曰:尔时一切大众,所集微妙香木,积高须弥。芬馥香气,普熏世界。相重...云何依出离?几是依出离?为何义故观依出离耶?谓依耽嗜相违是依出离义,乃至无染有尔所量,出离亦尔,为舍执着离耽...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树给孤独园里的比丘们,早在太阳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经开始一天的精进修行。 佛陀经...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孝顺父母就是戒,如果没有佛,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你一念孝...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很多普通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由于灾民实在太多了,公粮有限,单靠政府救济解...一句弥陀最方便 不费工夫不费钱 但求一念无间断 何愁不到法王前 阿弥陀佛法中王 丈六金身放毫光 常将右手招东王 接...
在三界的修习叫做分秒必争,你必须想办法在堕落三恶道之前出来。这样讲就简单了。如果你一堕落三恶道,那就非常麻烦...
有人问我,如果梦见佛菩萨,这是正知正见,还是迷信呢? 梦见佛菩萨是一种现象,这个现象跟正知正见还是迷信没有关...
昔日,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当时有很多猎人上山打猎,布下罗网,捕杀鹿群。有一只鹿因落入网中而...
福建莆田广化寺有一个附属的小寺,名叫元龟寺,地址在湄州湾附近一个小岛上。岛上有个石洞,洞里的泉水又清净又甜美...
僧范(齐邺东大觉寺)[《续高僧传》卷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范。姓李氏。平乡人也。幼游学群书。年二十三备通流略。至于七曜九章天竺咒术。谘无再悟。徒侣方千指掌解颐夸矜折角。时人语曰。相州李洪范。解彻深义。邺下张宾生领悟无遗。斯言诚有旨矣。兼以年华色美都无伉俪之心。思附法门烧指而修供养。年二十九栖迟下邑闻讲涅槃。辄试一听开悟神府。理思兼通。乃知佛经之秘极也。遂投邺城僧始而出家焉。初学涅槃经顿尽其致。又栖心林虑静其浮情。复向洛下从献公听法华华严。宗匠前修是非衢术。后徙辙光师而受道焉。耽味虑宗岁纪迁贸。既穷筌相学志无杂。乃出游开化利安齐魏。每法筵一举听众千余。逮旋趾邺都可谓当时明匠。遂使崔觐注易谘之取长。宋景造历求而舍短。大儒徐遵明李宝顶等。一对信于言前。授以菩萨戒法。五众归之如市。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各有疏记。复变疏引经制成为论。故涅槃大品等并称论焉。地持一部独名述也。然属词繁壮不偶世情。亦是一家之作。故可观采。而言行相辅祥征屡降。尝有胶州刺史杜弼。于邺显义寺请范冬讲。至华严六地忽有一雁飞下。从浮图东顺行入堂。正对高座伏地听法。讲散徐出还顺塔西尔乃翔游。又于此寺夏讲。雀来在座西南伏听终于九旬。又曾处济州。亦有一鸮飞来入听讫讲便去。斯诸祥感众矣。自非道洽冥符。何能致此。尝讲花严。辄有一僧加毁云。是乃伽斗。竟何所解。当夜有神加打。死而复苏。其见闻者皆深敬异。尝宿他寺意欲闻戒。有僧升座将欲竖义。乃曰。竖论法相深会圣言。何劳布萨。僧常闻耳。忽见一神形高丈余貌甚雄峻。来到座前问竖义者。今是何日。答曰。是布萨日。神即以手搨之曳于座下。委顿垂死。次问上座。搨曳同前。由是自励。至终僧事私缘竟无说欲。乃至疾重舁而就僧。将终之日延像入房。下床跪地惟悔宿触而已。时当正午遗诫而卒于邺东大觉寺。时春秋八十。即天保六年三月二日也。初范背儒入释崇信日增。寂想空门不缘世务。口无流略之语。身绝非法之游。随得财贿即施门人。衣食有无未曾宣述。安忍善恶喜怒不形。洗秽奉禁终始如一。而留意华严。为来报之业。夜礼千佛为一世常资。末岁年事既隆。身力不济。犹依六时叩头枕上。自有英悟之量。罕能继者。而感通灵异。则事全难准云。
上篇:慧嵩(齐彭城沙门)[《续高僧传》卷七] | 下篇:昙遵(齐邺中)[《续高僧传》卷八] |
即丛林中对僧众违犯清规之处分。据景德传灯录卷六末禅门规式记载,于清众中滋事违规者,经维那检举,抽下其挂搭衣物...
色变异生
六体
有色
华严五十五所绘卷
维口食
黑漫漫
法华持者
诸宝行树
诸佛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香楼
依出离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蜜蜂王的巧智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范仲淹的另类救灾方式
一句弥陀最方便

必须要在堕落三恶道前就赶快跳脱三界

佛教是如何看待梦的

猎人闻法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