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功德天女,能使人盈财宝者。二、黑闇女,能使人耗尽财宝者。此二女,功德天为姊,黑闇女为妹,姊妹常不...凡二卷。唐代法崇撰。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佛陀波利译)之注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内题为佛顶尊胜陀罗尼教迹义...(一)即证得悟入佛道。维摩经卷中(大一四·五四四上):“诸佛秘藏无不得入。”法华经卷五(大九·四四上):“每自...(杂名)死者之灵魂,为害于人,曰死灵恶灵。皆是由迷者之妄信妄想而生者。佛经无其说。...【波罗蜜多】 p0792 瑜伽四十九卷五页云:应知此中施等十法,经三大劫阿僧企耶,长时修习,乃圆证故;自性清净...为密教佛眼尊之陀罗尼。有大咒、小咒之别。又作佛眼咒、佛眼明。密教修法之时,于“散念诵”之最初,必诵此真言。或...(术语)三不退,四不退,五不退中第三也。...【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p0948 唯识二十卷九页云:若诸有情、由自相续,转变差别;似境识起。不由外境为所缘...(佛名)Dīpaṁkara,又曰提和竭,提洹竭。佛名。译言燃灯,锭光。玄应音义三曰:提和竭,或云提和竭罗,此云锭光...指俯卧之睡姿。依正规,僧应右胁而眠。入众日用(卍续一一一·四七四上):“睡须右胁,不得仰卧,仰为尸睡;覆为淫...由菩萨地至佛地间之行位。包括种性地、解行地、净心地、行迹地、决定地、决定行地、毕竟地七位。(一)种性地,乃佛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法华经》中把凡夫世界形容为火宅,把佛法形容为出离火宅的交通工具。我们在信仰佛教、听闻佛法以前,常常被烦恼火...
有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六岁了,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有一家大型公司。一天,员工们外出吃完午餐回来,看见公司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昨日,本公...
为什么这个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我们来看看种子的六种含义: 一、剎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花是金黄色的,很庄严。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延年,世寿已尽,即得往生极乐。世人不察,每以佛法,但为超度...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阿罗汉目犍连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狱、饿鬼道、傍生处以及人间、天界。尊者目睹地狱众生遭受严寒酷...
我们只要能够善用其心,都是我们修福德的机会。第一个是遇到顺境的时候,正好修福报。每个人一生,都有顺境,有逆境...
慧嵩(齐彭城沙门)[《续高僧传》卷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嵩。未详氏族。高昌国人。其国本沮渠凉王避地之所。故其宗族皆通华夏之文轨焉嵩少出家聪悟敏捷。开卷辄寻便了中义。潜蕴玄肆尤玩杂心。时为彼国所重。嵩兄为博士。王族推崇。雅重儒林未钦佛理。睹嵩英鉴劝令反俗。教以义方。嵩曰腐儒小智未足归赏。固当同诸糟粕。余何可论。兄频遮碍。乃以易林秘隐问之。嵩初不读俗典。执卷开剖挺出前闻。兄虽异之殊不信佛法之博要也。嵩以毗昙一偈化令解之停滞两月妄释纷纭。乃有其言全乖理义。嵩总非所述。聊为一开。泠然神悟。便大崇信佛法。博通玄奥。乃恣其游涉。于时元魏末龄大演经教。高昌王欲使释门更辟。乃献嵩并弟。随使入朝。高氏作相深相器重。时智游论师世称英杰。嵩乃从之听毗昙成实。领牒文旨信重当时。而位处沙弥更摇声略。及进具后便登元座。开判经诰雅会机缘。乃使锋锐[利-禾+京]敌归依接足。既学成望远本国请还。嵩曰。以吾之博达。义非边鄙之所资也。旋环邺洛弘道为宗。后又重征。嵩固执如旧。高昌乃夷其三族。嵩闻之告其属曰。经不云乎。三界无常诸有非乐。况复三途八苦由来所经何足怪乎。及高齐天保革命惟新。上统荣望见重宣帝。嵩以慧学腾誉。频以法义凌之。乃徙于徐州为长年僧统。仍居彭沛大阐宏猷。江表河南率遵声教。即隋初志念论师之祖承也。以天保年。卒于徐部。
上篇:道宠(魏邺下沙门)[《续高僧传》卷七] | 下篇:僧范(齐邺东大觉寺)[《续高僧传》卷八] |
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指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烦恼。即障覆中道之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之根本。以其不了一法界之微...
二女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疏
得入
死灵
波罗蜜多
佛眼真言
证不退
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大和竭罗
淫睡
七地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圣严法师:时时心有法喜

真正的男子气概
阻碍你们晋升的人

为什么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

佛前供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