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提衣”之对称。禅林住持入院时,披搭由开山所传之袈裟,称为提衣;若收回袈裟,即称敛衣。如净录卷上(大四八·一...(物名)幡与盖也。齐书曰:禁民间华伪杂物,不得用红色为幡盖。岑参诗曰: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人名)唐道平沙门,为金吾大将军。佛祖统纪五十一曰:肃宗,沙门道平,为金吾大将军,破安禄山反贼。...(术语)二门之一。对于遮情之称而曰表德。与所谓遮诠表诠同,但表诠遮诠之目,出于法相宗,而表德遮情之称,本于华...(564~635)唐代僧。临邑(山东)人,俗姓唐。初从颖川之明及法师学十地经、地持论,继从魏郡(河南)之希律师学四...又作树观。为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四。即观想极乐净土有七重行树,一一树皆高八千由旬,诸树具足七宝花叶,一...(物名)用于佛事之乐器。鸣之引大众之注意者,故名。碗状之小钟,于隆起之顶点贯纽,附之以木柄,便于携取者,故亦...【施物清净十相】 p0860 瑜伽七十四卷十六页云:云何施物清净十相?一、广大施。谓众多差别故。二、平等施。谓...【论处】 p1328 集论八卷十二页云:第二论处,谓或于王家,或于执理家,或对淳质堪为量者,或对善伴,或对善解法义...梵语 mudrā。又作目陀罗、母捺罗、莫捺罗。译为印相、契印、密印。略称印。即密教曼荼罗海会诸尊各标示其内证三昧...(物名)Vajra,译为金刚。智度论十曰:越阇(金刚)龙珠如意珠。...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一日之计,始于清晨。 前人曾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
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由于整个遍计执的名言、相貌、执着,最后造业,就构成了遍计所执的整个过程。这个地方,佛法...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大鲸鱼,虽然重达8600公斤,却不但能跃出水面6.6米,还能向游客表演各种杂技。 面对这条创造奇...
临终助念是件好事,好事要好办,要按印祖撰述的《临终三大要》及鉴定的《饬终津梁》中讲的助念规则,如理如法地去做...
镇江定慧寺的弥勒殿有这样一副对联: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人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他有一个奇特的经历,就是到五台山大圣竹林寺。法照大师所见到的文殊和普贤,那个寺院非...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十地品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大乘教义告诉你,说人我空、法...
十念法: 唐善导大师说十念法是念够十句的佛号。北魏昙鸾大师强调了心无杂念,认为十念是没有杂念的忆念佛号并缘佛...
道宠(魏邺下沙门)[《续高僧传》卷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宠。姓张。俗名为宾。高齐元魏之际。国学大儒雄安生者。连邦所重。时有李范张宾。齐鏕安席。才艺所指莫不归宗。后俱任安下为副。年将壮室。领徒千余。至赵州元氏县堰角寺侧。即今所谓应觉是也。从寺索水。沙弥持与。问具几尘方可饮之。素不内涉罔然无对。乃以水浇面。宾大恧谓徒属曰。非为以水辱我。直显佛法难思。吾今投心此道。宜各散矣。即日于寺出家。寺法入道三年历试。以宾聪明大博不可拘于常制。即日便与具戒。遂入西山广寻藏部。神用深拔慨叹晚知。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勒那摩提在大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校其所译恐有浮滥。始于永平元年至四年方讫。及勘雠之。惟云。有不二不尽。那云。定不二不尽。一字为异。通共惊美若奉圣心。宠承斯问。便诣流支访所深极。乃授十地典教三冬。随闻出疏。即而开学。声唱高广。邺下荣推。时朝宰文雄魏收邢子才杨休之等。昔经宠席官学由成自遗世网形名靡寄。相从来听皆莫晓焉。宠默识之。乃曰。公等诸贤既称荣国。颇曾受业有所来耶。皆曰。本资张氏厌俗出家。宠曰。师资有由今见若此。乃曰。罪极深矣。初聆声相實等昔师。容仪顿改致此无悟。于是同敦三大罄此一心。悲庆相循。遂以闻奏。以德溢时命义在旌隆。日赐黄金三两尽于身世匠成学士堪可传道千有余人。其中高者。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儒果等是也。一说云。初勒那三藏教示三人。房定二士授其心法。慧光一人偏教法律。菩提三藏惟教于宠。宠在道北教牢宜四人。光在道南教凭范十人。故使洛下有南北二途。当现两说自斯始也。四宗五宗亦仍此起。今则阙矣辄不繁云。
上篇:亡名(周渭滨沙门)[《续高僧传》卷七] | 下篇:慧嵩(齐彭城沙门)[《续高僧传》卷七] |
(譬喻)淫欲伤身譬如病。止观九上曰:如是想者,是淫欲病之大黄汤。...
敛衣
幡盖
道平
表德
道哲
宝树观
引磬
施物清净十相
论处
母陀罗
越阇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

【推荐】为什么一个人会有造业的倾向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临终助念要避免「瞎张罗」

【推荐】何妨大肚包容

三圣都指归净土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