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一切有为法分为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非四大所造成的叫做非色,不与心相应的法叫做非心。...(仪式)言简略之佛事也。语不多,立地而成之谓也。虎关之十禅支录序曰:予考订古今禅册,备十门:一曰开堂;二曰上...(印相)说法之印契也。有三种:一左右手各捻其无名指与拇指之指头,余指舒散,左手仰于心前,右手覆于其上,而勿使...三密相应而成就妙果,梵语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思。...【因陀罗执罗窭诃】 西域记云:唐言帝释窟。西峰南岩间,有大石室,广而不高,佛常中止。时天帝释,以四十二疑...【顺流者及非顺流者】 p1110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页云:复次如先所说不护根门补特伽罗、烦恼诸缠、现前不舍。世及出世...【无学业】 p1057 瑜伽九卷八页云:无学业者:谓无学相续中所有善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四页云:无学业者:谓于一切...(名数)人身有三十六之不净物。涅槃经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分为三类:一、外相十二:发、毛、爪、齿...(名数)破戒律者之过也。四分律所说。五过者自害,为智所诃,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是也。...(术语)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本律之说相,唯三百四十八戒,以大数而称为五百。束为七聚:一,八波罗夷。二,十七僧残...劝勉、告诫他人之言语,即苦口婆心之言。法华经信解品(大九·一八上):“如是苦言,汝当勤作。又以软语,若如我子...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佛教善于讲故事,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作为生命体验者,都有各自的精彩,当我们在经典中读到种种譬喻,是否能由事入理...从前有位富有的妇人,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对世间一切名利和物质财富的追求,这样才能六根清净地去修行。...
现在人一般误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学佛者受到这种风尚的影响,生起强烈的悲观厌世情结,忘记了大乘...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文章,您说到儒释道不是一家。弟子有疑问如下,《华严经》说...一天,比丘们齐聚一堂,同声赞叹佛陀大慈大悲,即使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佛陀仍不以为患,反而为其哀愍,放...
菩提心是善中之王,念佛的秘诀是把死字顶在头上! 近年来,念佛的人越来越多,举办佛七的寺院也逐渐增加,这是佛教...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一个人能免了患病、衰老、亲眷生别死离、财物失散、怨 加害?...
警韶(陈杨都白马寺)[《续高僧传》卷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警韶。姓颜氏。会稽上虞人。学年入道。事叔僧广以为师范。广律行贞严。当时领袖。初韶游都听讲。便能清论。年登冠肇还乡受戒。护持奉信如擎油钵。有沙门道林。请留乡土。乃梦韶舌相广长。而欲将断。既寤深惟。留恋斯成坠失。愧悔前请便劝出都。于即大弘法化传灯不绝。即庄严旻公之遗绪也。次禀龙光僧绰。乃是开善琼支末。又探习三藏广综众家。年二十三讲大品经。味法当时磨肩溢道。后还建元晋陵等寺敷演经论。解冠群宗。韶乃愿年四十长就讲说。而学侣相顾不胜钦尚。时年三十有九。为建元寺讲主。临终遗令传法。韶遵崇余烈即坐演之。受业之宾有逾师保。梁简文邵陵及岳阳等。大相钦重归承训诲。从危难后世改情浮。乃往豫章将信道务。时逢豫州黄司空等。素情所仰请为戒师。会外国三藏真谛法师。解该大小行摄自他。一遇欣然与共谈论。谛叹曰。吾游国多矣。罕值斯人。仍停豫都为翻新金光明并唯识论及涅槃中百句长解脱十四音等。朝授晚传。夜闻晨说。世谚。泻瓶重出。知十再生者也。梁乐阳王于荆立位。遣信远迎。楚都弘法。韶念报地之重。来敕遂乖。陈武定天文皇嗣业。并弘尚正道敕请还都。戒范承仰优礼弥隆。天嘉四年有会稽慧藻同泰道伦等二百余人。连署请韶。长讲于白马寺。广弘传化十有余年。既登耳顺。便令慧藻续讲。躬往瓦官宴坐少时。法门深妙。时沙门智顗。定慧难逾人神颇测。静叹精利事等夙成。共诸前学频请重讲。留意绵久以疾辞之。又为新安殿下黄司空等共僧三请不免勤注又于王府略说维摩。龙光寺中广敷成实。亦得数年成诸学肆。未辞朽老归志山林。乃入幽岩自靖十有余载。至德元年十月十一日中时。右胁而卧神虑澄然终于开善寺春秋七十有六。其月十六日窆于钟岭独龙之山。所讲成实论五十余遍。涅槃三十遍。大品四十遍。新金光明三十余遍。维摩天王仁玉等经遍数。繁乱不纪广叙。
上篇:宝琼(陈杨都大彭城寺)[《续高僧传》卷七] | 下篇:安廪(陈钟山耆阇寺)[《续高僧传》卷七] |
【慧辔】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慧辔者:纵意根马,于善行地,而驰骤故。...
非色非心
立地
说法印
悉地
因陀罗执罗窭诃
顺流者及非顺流者
无学业
三十六物
破戒五过
五百戒
苦言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驾驭愤怒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初学佛应克服的哪些误区

儒释道是一家吗
提婆达多的妙行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