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生无性】 唯识宗所立三无性之一。又作生无自性性,生为缘生之义。即一切诸法,由于仗因托缘而生起,谓之依他起性...唐末五代沩仰宗僧。仰山慧寂禅师之法嗣。居于袁州(江西宜春)仰山西塔,生平不详。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记载其与某僧之...(术语)即种子曼荼罗,四曼中之法曼荼罗也。若修行者无资力,不能作图画之大曼荼罗者,得以此字曼荼罗修法。大日经...谓于一心中修空、假、中三观。为天台宗之观法。与“次第三观”相对。又作一心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空、...【欲轭】 p0982 集异门论八卷三页云:云何欲轭?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诸愚夫无闻异生,于欲集没味患出离,不...【非可厌逆语】 p0715 瑜伽八卷十二页云:不过度量故;名非可厌逆。...位于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佛陇峰南麓,乃天台宗之发源地。隋开皇十八年(596),晋王杨广(即炀帝)为智顗所创建。初...凡四卷。宋代孤山智圆(976~1022)集。全称金刚錍论显性录。收于卍续藏第一○○册。本书系唐代僧荆溪湛然所著金刚...(术语)佛之尊号。瑜伽论曰: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又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师。又...(术语)五盖之一。贪欲之烦恼,盖覆有情之心识而不使善法发生者。...据诸经要集卷十载,菩萨修行时,有身、口、意三种忍行,即:(一)身忍行,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吝惜,虽被...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气概冲天,心虚没量。揽曹溪水,兴波作浪。睡着马驹,一砖打起。蹴踏横行,触者皆死。憨山大师赞南岳怀让禅师 南岳...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要出家,在家居士没份。 大安法师答: 在无量寿经讲往生的条件...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噫!盖有之矣,子未之见也。且参禅人得理之后,终不哓哓以自鸣...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是越贫越要施,因财富从施舍中来。因贫穷故,才要广种福田,广...
佛号虽然很好念,但是很多人却不肯念,不仅是今生有罪恶疾病的人不肯念,就是宿世有点善根的人也不肯念。这真的就是...
问: 弟子深信净土,誓死不退,现在也很少运动了,觉得锻炼身体就是执着自己的色身,应该早点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问: 我学习佛法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虽然知道念佛的重要,但仍然喜欢读经,而不大喜欢念佛,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出禅宗的宗旨: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可知参禅的目的是明心...
法贞(魏洛下广德寺)[《续高僧传》卷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贞。不测氏族。渤海东光人。九岁出家。俊秀之声不齐凡类。住魏洛下之居广德寺。为沙门道记弟子。年十一通诵法华。意所不解随迷造问。记谓曰。后来总持者。其在尔乎。及至年长善成实论深得其趣。备讲之业卓荦标奇。在于伊洛无所推下。与僧建齐名。时人目建为文句无前。目贞为入微独步。贞乃与建为义会之友。道俗斯附听众千人。随得嚫施造像千躯分布供养。魏清河王元怿。汝南王元悦。并折腰顶礼谘奉戒训。会魏德衰陵女人居上。毁论日兴猜忌逾积。嫉德过常难免今世。贞谓建曰。大梁正朝礼义之国。又有菩萨应行风教宣流道法。相与去乎。今年过六十。朝闻夕死吾无恨矣。建曰。时不可失。亦先有此怀。以梁普通二年相率南迈。贞为追骑所及祸灭其身。春秋六十一矣。僧建清河人。沙弥之时慧俊出类。及长成人好谈名理。与慧聪道寂法贞等。同师道记。少长相携穷研数论。遂明五聚解冠一方。常日讲众恒溢千人。硕学通方悦其新致。造筵谈赏以继昼夜。虽乃志诲成人。而入里施化。魏高阳王元邕。亟相延请累宵言散。用祛鄙吝。或清晨嘉会一无逮者。辄云深恨不同其叙。故闻风倾渴者。遥服法味矣。后南游帝室。达于江阴住何园寺。武帝好论义旨敕集学僧。于乐受殿以次立义。每于寺讲。成济后业有逾于前。慧聪立心闲豫解行远闻。道寂博习多通雅传师业。并终于魏土。
上篇:道宗(梁杨都瓦官寺)[《续高僧传》卷六] | 下篇:宝渊(梁益州罗天宫寺)[《续高僧传》卷六] |
恼者,忿恨居先瞋之一分心戾为体,高暴粗言所依为业,生起非福为业,不安隐住为业,高暴粗言者,谓语现兇疏切人心腑...
生无性
光穆
字曼荼罗
圆融三观
欲轭
非可厌逆语
国清寺
金刚錍显性录
大师
贪欲盖
三种忍行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南岳怀让禅师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这六个符号,承载了一切诸佛的功德

锻炼身体是执着自己的色身吗
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