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从智诞法师受业。钻研之勤众皆弗及。处静味道。无风尘之志。善涅槃法华。闻诸伊洛。闲居游思不交世务。承齐竟陵王广延胜道盛兴讲说。遂南度止湘宫寺。处处采听随席谈论。虽逢涂阻未曾告劳。次公叹曰。此北道人。非直美容止善言笑。烈亮恢廓雅有器度。至于言论深有情致。齐临川王萧映。长沙王萧晃。厚相钦礼。庐江何点彭城刘缯。并到房接足伸其戒诰。讲扬相继成其业者二百余人。以天监十四年卒。春秋七十有七。时寺复有智深比丘。聪慧博识经论有功。天子王侯多所宾接。性好直言无所推屑。每商略捡洗物不有平。由是坎壈弘宣阻少。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三观。法界者所观之境,三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术语)要约之言也。无量寿经上曰: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亦名:受日五缘 子题:三宝境界受日缘、道俗病患生善灭恶受日缘、父母大臣受日缘、衣钵药草受日缘、病重不堪受日听...为六世纪日本敏达天皇之大臣,乃日本佛教史中极力护持佛教之重要人物,曾协助敏达天皇、用明天皇、崇峻天皇、推古女...【诸相除遣与随眠断灭同时】 p1363 瑜伽七十三卷七页云:问:为卽于此言说随眠正断灭时,诸相除遣?为断灭已,后方...谓寿命不定。即先出生之长者未必先死,而后出生之少者未必长生,以此形容人类寿命、死期不定且无常。盖世人多愚痴,...【一心】 唯识宗以根本识为一心。指万有能变之心,即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二:‘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术语)又云一字业。台家五业之一,修习一字佛顶轮王法经轨之学业也。...指于尘境起诸染着而生之三种惑业。即:(一)俱生思惑,乃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时所生之爱恶心。(二)依见思惑,乃随见...亦名:提舍尼篇制意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上虽威仪行成,若更不修远避嫌疑,离诸讥过;则心怀染着,不外生善故。...违逆道理,罪大恶极之罪,称为逆罪。逆罪将招致报应而入无间地狱受苦,故为无间业。逆罪,一般系指五逆罪而言。五逆...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
总说色相 色相万千,如梦幻泡影,总叫人神魂颠倒,痴迷不已。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的魅力的在哪里?子曰:吾未...世尊在灵鹫山上为群众开演妙法,以手拈花,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法就此传承下来。直到第十四祖龙树菩萨,有位弟子不...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神仙。我们熟知的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问: 有人说,临终时常有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念佛人,但不会化作此人修学时的本尊。请问法师,临终时会有这种现象吗?...
生长在北极圈附近的猎人靠猎杀动物为生,动物的肉用来充饥,皮毛卖给远道而来的商人。 对于猎人来说,猎杀北极熊之...
通常菩萨戒有:在家优婆塞菩萨戒,有名出发心菩萨戒(俗称六重二十八轻戒)。以及梵网菩萨戒,即究竟菩萨戒(俗称十...问: 护法能让进道场吗? 大安法师答: 第一天我看到的一个说护法能不能进道场,事后才听说这个护法是指他附体的,...
昙准(梁杨都湘宫寺)[《续高僧传》卷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准。姓弘。魏郡汤阴人。住昌乐王寺。出)
上篇:僧密(梁杨都庄严寺)[《续高僧传》卷六] | 下篇:道超(梁杨都灵基寺)[《续高僧传》卷六] |
【邪见】 p0670 瑜伽八卷三页云:邪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拨因、拨果、或拨作用、...
华严宗三观
誓
安居受日五缘
苏我马子
诸相除遣与随眠断灭同时
老少不定
一心
佛顶业
三种思惑
波罗提提舍尼篇制意
逆罪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住处供地藏菩萨像,就能得十种好处

【推荐】看破我们迷恋的色相
提婆菩萨的宽恕

如何与佛愿相应
临终时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吗

善良需要觉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