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要约之言也。无量寿经上曰:“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斗,大败而走,欲遁无所,以神通力潜身,入于藕丝之孔。[杂阿含经卷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法苑珠...异生性者,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梵语 anuvyajana,巴利语同。又作随好、小相、小好、好。佛、菩萨之身所具足殊胜相貌中,显著而易见者谓之相,微细...【端身正愿】 p1297 瑜伽三十卷七页云:端身正愿者:云何端身?谓策举身,令其端直。云何正愿?谓令其心离谄离诈,...(书名)即成唯识论随注。文约义丰,理明词达,唯识入门之要书也。武林钱伊庵因此疏而着唯识随疏翼二卷。...子题:深法、浅法、善说、恶说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毗尼母云,说法比丘,应筹量大众,应说何法,而得受解;若闻...指自地狱界至佛界之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各具十界,共成百法界。天台宗将一切诸法概分十类,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杂语)天人之衣轻妙而其重仅三铢。璎珞本业经下曰:梵天衣重三铢。...【随会】 p1364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随会者:显释彼故。...【应】 p1398 此是如来十号之一。瑜伽八十三卷十八页云:所言应者;应供养故。 二解 如如来十号中说。...【无执受】 又作非执受。为‘有执受’的对称。执受,感觉之意。无执受,即对外境无有执著觉受者。如眼等五根及、色...大悲咒修持仪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还冷。古人说:不到开悟不住山,不破本参不闭关。像我们现在这...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教不甚了解的人见后常会问: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对于这个...朋友是位载客司机,每天都要开着面包车往返县城。有一天,朋友翻车了,损失惨重。 看他的时候,他恨恨地说:哪个缺...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那...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断,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大家各自都有一套处理的办法,大到高级领导、小到家庭主妇都能应对...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盲修瞎练。一定要懂理,否则不能成就。 凡夫终日忙碌,应酬既多,回...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佛说四十二章经》 上章说真谛...
誓
【佛学大辞典】
上篇:嘉会坛曼陀罗 | 下篇:誓水 |
(术语)菩提心之德名也。以发一切如来菩提心,而为必定成佛,称此谓之一切如来必定印。大疏五曰:次一偈,赞叹行人...
修罗隐藕丝孔
异生性
随形好
端身正愿
成唯识论随疏
说法应筹量称机
百法界
三铢
随会
应
无执受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不被一切现象所约束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清明节佛弟子怎样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诚实的商人

大事缓处理,小事急处理

念佛必须要明理,千万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