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不信心所】 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不信者谓无诚信,既无真实之信,则于一切实事...(术语)恶事盛之世。阿弥陀经曰:娑婆国土,五浊恶世。...【顶位】 p1026 成唯识论九卷六页云: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人名)止观辅行二曰:慧上菩萨经云:过去无数有梵志名灯光,在林薮间行吉祥愿。经四百二十岁,入摩竭国。有陶师女...华译为学法女,或正学女,为出家五众之一。凡沙弥尼,欲受具足戒为比丘尼,应于二年间,先学六法,即不杀、不盗、不...(经名)八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即大方等大集经中宝幢分之同本别译也。说调伏魔王护持国土。宝星者三昧之名,旧经...谓于东、西、南、北、上、下等六方世界赞叹阿弥陀佛功德之诸佛。又作六方护念、六方诚证。东方世界为阿閦鞞佛、须弥...指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之十界,皆为吾人一心所作,故其体平等,无有差别,观此平等之理,称为十界一心平等大念。(...(名数)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法门,转在迷之九识,成五种之果智,故分类为五部。今为便于解释,列之如次:一莲华部,...凡四卷。又称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百喻集。五世纪印度僧人僧伽斯那(梵 Savghasena)着,由其弟子求...患眼疾者,能见空中诸华(实则无华),比喻人无正知正见,而对事物实态产生错误之思惟。谓陷入心病者,由于迷妄心遮...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
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身念处和受念处,主要是对治我们的爱取烦恼,我们...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还有自己对名望、地位、财产、权力的执著之中衍生出来的...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室拜访李嘉诚的经历 李嘉诚是和儿子一起接见他的,他儿子可能...
我们现在有念。有念是迷了,无明迷了,谓心为念,念即是心。咱们起念动念,说心里起念头,这个念头就是心。我们现在...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动经恒河沙劫,来修六度万行,都很难满足。...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的团长,临终的状况很不好,没有往生西方。另外,又有人很沮丧...
我婆舅是徐州人,今年64岁了,有一子两女。他曾经是我们村里最有钱的人家,风光了很多年。今年因为出事,住进了重症...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居士答:您老但住,无需问价。 老和尚曰:看我福报能受得起...
法护(梁杨都建元寺)[《续高僧传》卷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护。姓张。东平人。初以廉直居性不耐贪叨。年始十三而善于草隶。其师道邕亦有清风。抚其首曰。观汝意气必能振发遗法。及至受戒仍遭父忧。居丧房内经涉四载不预法事。礼毕羸瘠不堪随众。宋孝建中。来都游观住建元寺。雅好博古多讲经论。常以毗昙命家。弗尚流俗言去浮华。不求适会趣通文理。从其学者百有余人。齐竟陵王。总校玄释定其虚实。仍于法云寺建竖义斋。以护为标领。解释胶结每无遗滞。物益怀之。远有旷度不交荣俗。凡所游往必皆名辈。齐侍中陈留阮韬。光禄阮晦。中书侍郎汝南周颙。并虚心礼待未尝废也。自从天子至于侯伯。不与一人游狎。皎然独坐勖励门徒。无营苟利。惟以经数仁义存怀。以天监六年卒于住所。春秋六十有九。时新安寺智远。天保寺僧达。并以勤学有功。远幼怀清静守志不竞。讲说大乘好修福务。达平和开拓颇自矜尚。
上篇:僧韶(梁杨都建元寺)[《续高僧传》卷五] | 下篇:智欣(梁钟山宋熙寺)[《续高僧传》卷五] |
凡三卷。日僧特芳禅杰(1419~1506)撰,宗怡重编。又称西源和尚语录、特芳和尚语录、西源录。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
不信心所
恶世
顶位
灯光梵志
式叉摩那尼
宝星陀罗尼经
六方诸佛
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金刚界五部
百喻经
一翳在眼空华乱坠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正释四念处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人与人之间的5%差别

刚死亡时的感知是什么样的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生活中的因果:刻薄成家,败如山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