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译为学法女,或正学女,为出家五众之一。凡沙弥尼,欲受具足戒为比丘尼,应于二年间,先学六法,即不杀、不盗、不淫、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等,过了此二年,若是情况良好,才能正式受具足戒。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物名)摩此翻云月。按第四分云:佛在此国人间游行,彼国有一信乐陶师,佛一一指授,教令作钵。彼如教随作即成,特...(1294~1389)日本临济宗僧。筑前(福冈县)人。元代时,渡海来我国,以松源派之古林清茂为师。返日后,历住京都南...四业之一。又称不定受业、不定业。谓所造作之善恶业,因其势力微弱,尚无法决定将于何世受果报,此业即称顺不定受业...(杂名)对于主山而言,虚堂显孝录曰:为甚么,客山高,主山低。...Dayuanman 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最高法门。指当前离垢的明空晶莹的自证智阿底瑜伽乘。由于生死涅槃的一切法皆圆满具...(术语)谓新发求菩提之意者。是不限于出家,通称在家出家者也。然至后世乃限于新出家者(新发意谓四位以下者之出家...梵语 jarā-duhkha,巴利语 jarā-dukkha。四苦之一,八苦之一。指众生衰老时所受之身心苦恼。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列...云何论议决择?略说有七种,谓义决择、释决择、分别显示决择、等论决择、摄决择、论轨决择、秘密决择。...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时,跋难陀往无住处村,以生姜易食,食已持去。舍利弗后至乞食,檀越以跋难陀事...在印度,佛陀时代加入佛教教团之比丘与外护者,多为婆罗门族、王族与商人阶级出身者。商人阶级为当时之新兴阶级,多...(地名)Aparacāmara,八中洲之一。俱舍光记十一曰:逻遮末逻。此云猫牛。筏逻遮末逻。此云胜猫牛。...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坚固而不可破坏的意思,就是首楞严王三昧、或者讲真如三昧。真如三昧,它不断恶也不修善,因为...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的学修教法次第是怎样的,心里面对次第修证得有个轮廓。 比如...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前一阵子,慈济医院的志工说了一个让人非常感慨的个案:有位七八十岁的老母亲,她有四个子女。但她生病住院时,却很...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这个观是很重要的,由这个观行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由这个...法会法语序 印光乃西秦百无一能之粥饭庸僧,宿业深重,致遭天谴。生甫六月,遂即病目,经一百八十日,目未一开,除...
一个念佛行人,信愿持名,要以求往生作为目的,不能以求开悟作为目的。如果能成就往生西方就一定能开悟。这是永明延...
1、二六时中不间断的看取本来面目。看到心路绝,妄情消,知解泯,能所亡,自有通透之时。 2、万法唯是自心之幻化,...
式叉摩那尼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式叉尼 | 下篇:当机益物 |
(杂语)殊妙之眼根。唐华严经一曰:妙眼能知此方便。...
苏摩国钵
石室善玖
顺不定受业
客山
大圆满(mahasanti)
新发意
老苦
论议决择
贩卖戒缘起
农民
筏罗遮末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真如三昧能遣除烦恼障、所知障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日观
「孝子」是「孝顺孩子」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往生西方就一定能开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