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远离生臭】 p1257 瑜伽八卷十五页云:不以爱染、身触母邑故;名远离生臭。...【教授菩萨颂】 p1014 世亲释六卷十六页云:复有教授二颂,如分别瑜伽论说: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的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行事钞·诸杂要行篇:“经行五益,堪远行、能思惟、少病、消食饮、得定久住。”(事钞记卷四○·三四·一一)...【杂秽语恶行】 p1413 集异门论十卷六页云:云何杂秽语恶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杂秽语者,说非时语,非实...(术语)菩萨十地中第七地之名。此地之菩萨住于纯无相观,远出过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故名。唯识论九曰:七远行地,...全一卷,凡三十七章。东汉末年苍梧太守牟子博(明本作牟融)撰于三世纪间。全称牟子理惑论。又称牟融辩惑。收于大正...(修法)此为大坛劝请曼荼罗诸尊而供养之祈受者灭罪生善悉地之法也。...(经名)一卷,失译,引郁禅耶城折吒王降伏疫鬼为喻,以明如来逆观十二因缘破无明之罗刹也。...【五八识】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与第八识皆属现量,无我法二执,于证达佛果时,眼...又作因陀罗轮。为密教五智轮之一。即金刚轮(地轮),黄色方形,种子为 (a)。瑜祇经疏卷三夹注载(大六一·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
众生的疾病都是来自于长久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不和谐。佛陀就说过:如果你长期心里面很愤怒,但是气又发不出来,自己...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先了解什么是真妄。首先我们看左边这个叫作生灭心。我们的生灭...
佛法的道分成两种:一种道是不能解释的,离言说相的,是唯证方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道是不能加以形容的。 所...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益和妙用。 方海权答: 修持法的目的是求智慧。是在内心修。 供...
星云大师说:我向来不喜欢讲神通,但我相信神迹是有的。佛光山在海外的道场都有感人的故事,我来讲荷兰佛光山的故事...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乐,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乐不...几十年前,在日本一个临海的小山村里,发生一件很感人的故事:某年七月,山下的寺院举行法会,所有村民都去参加了,...
智宗(宋谢寺)[《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宗。姓周。建康人。出家止谢寺。博学多闻尤长转读。声至清而爽快。若乃八关长夕中宵之后。四众低昂睡蛇交至。宗则升座一转梵响干云。莫不开神畅体豁然醒悟。大明三年卒。年三十一。时有慧宝道诠。虽非同时作法相似。甚丰声而高调。制用无取焉。宋明忽赏道诠。议者谓逢时也。
上篇:道慧(宋安乐寺)[《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昙迁(齐乌衣寺)[《高僧传》卷十三] |
“安稳业”之对称。指不善业。此业为受苦报之因,故有此称。俱舍论卷十五(大二九·八○下):“不安稳业名为不善,...
远离生臭
教授菩萨颂
相应
经行五益
杂秽语恶行
远行地
理惑论
中间护摩
无明罗刹经
五八识
释轮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痛苦是把双刃剑

做了这个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从文字相你来觉悟到道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星云大师亲述韦陀菩萨显灵救人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