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行,修行,或万善万行之意;六字者,即南无阿弥陀佛。意即阿弥陀佛五劫间思惟,兆载永劫间修业所得之大功德,总赅于...(术语)一曰非安立真如。谛者,真如之理诚实也。...(人名)梵名僧伽跋摩Saṁghavarman,又名僧伽婆罗Saṁghapāla,印度人,广学群经,曹魏嘉平五年来支那,于洛阳白...【因相有法】 p0593 瑜伽十六卷五页云:何等名为因相有法?当知此因略有五种。一、可爱因,二、不可爱因,三、...即密教三密瑜伽教法之传承。所谓瑜伽,在密教一般称为三密瑜伽;此因真言行者之瑜伽终归于身、语、意三密之行。大日...(名数)七慢中之四也。...(人名)Śānta-kātyāyana,又曰珊陀迦旃延。比丘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迦多,姓也。衍那,子也。散他,标别其...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依准之法则,大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又称四种道理。(一)观待道理...(印相)说法之印契也。有三种:一左右手各捻其无名指与拇指之指头,余指舒散,左手仰于心前,右手覆于其上,而勿使...(人名)Prabhākaramitra,三藏法师名。续高僧传三曰:波罗颇迦罗蜜多罗,此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波颇,此云光智,中...(名数)无常等九种之理审实不虚也:一、无常谛,三界诸法之生灭无常也。二、苦谛,三界有漏果之逼迫苦痛也。三、空...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初出生,随处灭尽,但是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刹那刹那念...《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简单,只说了两个字色难。就是说给父母...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需要必备的前提。如机缘殊胜,能遇见有悲心的过来人,善于点化...
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从前面学习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可以知道,没有出离心...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希望沦落饿鬼道受苦的众生,早日脱离苦海。 我们老一辈子,...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已近三千年了,所以现在人,活到七十岁的已为上寿。再过一千多...
我们能听到得生到净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这个咒大家都叫往生咒,全名叫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咒能够拔...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播种下去,你不能就不管它,不管它就有可能荒芜了、焦枯了。...
道嵩(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嵩。姓夏。高密人。年十岁出家。少而沉隐有志用。及具戒之后专好律学。诵经三十万言。交接上下未尝有喜愠之色。性好檀舍随获利养皆以施人。瓶衣之外略无兼物。宋元徽中来京师止钟山定林寺。守靖闲房忏诵无辍。人有造者辄为其说法训奖以代馔焉。从之请戒者甚众。后卒于山中。春秋四十有九。
上篇:慧豫(齐京师灵根寺)[《高僧传》卷十二] | 下篇:超辩(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十二] |
指承继其宗旨者。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开堂祝寿条(大四八·一一二六上):“侍者逐一度香,惟法嗣香,住持怀中拈出,自...
约行六字
非安立谛
康僧铠
因相有法
瑜伽法水
四慢
散他迦多衍那
四道理
说法印
波颇
九谛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蕅祖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开悟的前提

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
南怀瑾: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佛法灭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