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位于北平翠微山西南隅。旧称翠微寺,又称善应寺。创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清康熙十年(1671)重修,以多奇花异...为五五百年之第三。多闻,谓广知顿渐、偏圆、空有等法而受持之。多闻坚固,则谓佛陀入灭后之第三个五百年间,此时期...(仪式)谓初更一点后大钟百八下也。为三遍分之如晓钟。...阿阇世,梵名 Ajāta?atru,巴利名 Ajātasattu。为佛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梵 Bimbisāra)之子。略作阇...(经名)江南敏法师立二教,法华涅槃等为释迦经,华严经为卢舍那经。是就能说之教主而名所说之法也。见五教章上。...僧传是记载古来对于中国佛教有贡献的僧人传记的总称。 僧传的撰作,最早为个别僧人的传记。其次是同一类别僧人...【六顺退法】 p0302 集异门论十五卷四页云:六顺退法者:云何为六?答:一、于佛不恭敬住。二、于法不恭敬住。三、...【说】 p1284 瑜伽十三卷二十页云:云何说。谓四种言说。一、见言说,二、闻言说,三、觉言说,四、知言说。...(术语)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释氏要览曰: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法华经...(名数)一施远来者,二施远去者,三施病瘦者,四施饥饿者,五施智法人。见贤愚经诸经要集十一。...【四分三境】 具足称‘四分三类境’,四分,即识体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问: 弟子一接触到净土法门,就欢喜信受,并想方设法介绍给不曾接触佛法的家属,但家人对于弟子送的讲经书籍和光碟...
设定目标当中有二个内容:第一个是自利的功德,第二个是利他的功德。首先从菩萨道来说,我们自利的功德有二个:第一...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为之安。慧可取心,了无可得。达摩因此,为之安好了心。在此,...
问: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讲到,在临终时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量声闻弟子都...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的法则都很感兴趣。我想首先请问:做人的意义在哪里?佛教认为...
有一位研究力学的教授常常跟学生讲述一个道理高空物体高速下落时,什么力量都难以抵挡。比如一只空中飞行的小鸟都能...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有尽。由是诸大弟子,分布舍利,结集经藏,俾遍界以流通,冀...问: 佛有寿限吗?如何理解此佛寿命多少多少劫?劫后佛又归何处? 大安法师答: 佛有三身。法身,为证显实相真如之...
昙称(宋彭城驾山)[《高僧传》卷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称。河北人。少而仁爱。惠及昆虫。晋末至彭城见有老人年八十夫妻穷悴。乃舍戒为奴。累年执役。而内修道德未尝有废。乡邻嗟之。及二老卒。佣赁获直悉为二老福用。拟以自赎事毕。欲还入道。法物未备。宋初彭城驾山下虎灾。村人遇害日有一两。称乃谓村人曰。虎若食我灾必当消。村人苦谏不从即于是夜独坐草中。咒愿曰。以我此身充汝饥渴。令汝从今息怨害意。未来当得无上法食。村人知其意正各泣拜而还。至四更中闻虎取称。村人逐至南山。啖身都尽。唯有头在。因葬而起塔。尔后虎灾遂息。
上篇:僧群(晋霍山)[《高僧传》卷十二] | 下篇:法进(宋高昌)[《高僧传》卷十二] |
(术语)佛之智慧。深广而不可思议故云。...
长安寺
多闻坚固
昏钟
阿阇世王
卢舍那经
僧传
六顺退法
说
偏袒右肩
五种布施
四分三境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安法师:如何把佛法介绍给家人

人生的目标该如何设定

安心,就这么简单

【推荐】为什么很多念佛人害怕临终没有正念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父母之恩,昊天罔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