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人名)Ikṣvāku,译曰甘蔗氏。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又名日种善生,释迦种族之祖先也。在印度河流域之浮陀落(褒多...梵是指色界初禅天的天主,亦即梵王;魔是指欲界第六天之天主,亦即魔王波旬。...(术语)观行者之总名也。瑜伽为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义,观行即禅定相应之人,名为瑜伽师。...梵语 upavāsa。又作邬婆沙。指于一日一夜受持八戒之在家男女。意译为近住,即近圣道而住之义。又译作斋,为持八斋...(名数)日本真言宗传持八祖之对。以教法次第相承之八祖师。即大日如来,金刚萨埵,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慧果...(一)又作次第三谛、历别三谛。与“圆融三谛”对称。指天台四教中,别教所诠之三谛。谓空、假、中三谛彼此隔历不融,...全一卷。弥勒菩萨造,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此论乃弥勒菩萨述说佛对出爱王说王者之正道正理,故称王...梵语 ūrna-laksana,巴利语 unna-lakkhana。又作毫眉、毫相、白毛相、眉间白毫相、白毫庄严面相、白毫毛光相、眉间...(一)又作平等正觉。指佛之正觉,转用为佛之别号。盖佛能觉证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浅深差别之理,而住于身、语、意三业...(名数)一、根香,采自树之根者。二、枝香,采自树之枝者。三、华香,采自树之华者。戒德香经曰:阿难白佛:世有三...又作佛钵盂。指佛陀所持用之食钵。佛所持者为石钵,比丘不得蓄之。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载,佛陀初成道时,四天王各...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人人都爱面子,尤其是中国人,为了面子才去读书上进;为了面子才买下豪华住宅;为了面子才乘坐进口汽车;为面子才培...问: 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炽盛的心呢?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是呀,现在众生的...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踵及股。既而调治乖方,踰两月而后愈。虽备历诸苦,而于苦中...
在今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绪波动等时候,都可以用以十年之后的眼光看自己,或者用100年后人们的眼光看自己等的方...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旦无常梦一场。 勘破了,罢思量,各循造化过时光。 乾坤中有...民以食为天,惟病从口入,吃本来是求得健康益寿的乐事,倘吃的不当反招疾病演变为不幸的后果,我们该吃什么?瑜珈习...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三个彼此相关的名词。 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是讲...
僧群(晋霍山)[《高僧传》卷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群。未详何许人。清贫守节蔬食诵经。后迁居罗江县之霍山构立茅室。山孤在海中。上有石盂。径数丈许。水深六七尺。常有清流。古老相传云。是群仙所宅。群仙饮水不饥因绝粒。后晋守太守陶夔闻而索之群以水遗夔。出山辄臭。如此三四。夔躬目越海。天甚晴霁。及至山风雨晦暝。停数日竟不得至。乃叹曰。俗内凡夫遂为贤圣所隔。慨恨而返。群庵舍与盂隔一小涧。常以一木为梁。由之汲水。后时忽有一折翅鸭。舒翼当梁头就唼群。群欲举锡杖拨之。恐畏伤损因此回还。绝水不饮。数日而终。春秋一百四十矣。临终向人说。年少时经折一鸭翅验此以为现报。
上篇:僧佑(梁京师建初寺)[《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昙称(宋彭城驾山)[《高僧传》卷十二] |
【因依诸定蠲除四轭】 p0595 瑜伽十九卷十二页云:谓如有一、已入有学位,未离欲界欲;依初静虑,熏除欲界诸恶...
一叉鸠王
梵魔
瑜伽师
优波婆娑
付法八祖
隔历三谛
王法正理论
白毫相
平等觉
三种香
佛钵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让自己有面子
大安法师:如何降伏淫欲心

《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日观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新年的十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