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云何广大不寂静苦?谓生欲界未曾积集诸善根者。...(印相)标入定相之印契也。有三部之别:一佛部之定印,亦名法界定印。胎藏界大日如来之住定印也。二莲华部之定印,...(术语)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淫欲天皆名为梵天,说梵皆...【明】 智慧之别名。《佛地论》卷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称为菩提。然贪...(术语)断尽一切烦恼而住于阿罗汉之位者。法华经序品曰: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同方便品曰: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即锡杖。锡杖上端为金属制成,上悬镮,振之则发出声响,禽兽等类闻声自然警觉避开,故称声杖。据十诵律卷五十六载,...(术语)禅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于德山,喝来自临济,临济问黄檗,如何是佛法的大意?檗便打。...日本神道之一派。又作吉田神道、卜部神道、元本宗源神道。卜部兼俱创唱于室町时代中叶。谓神道为根本,儒教为枝叶,...(术语)增一,中,长,杂之四部阿含经也,为一切小乘经之部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与众多比丘们聚集在婆罗那乌泥池畔的食堂中,一起缝制僧衣...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此文讲解除三毒的苦。上来既救七难,但众生尚有意业的贪...
佛陀在舍卫城讲解佛法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听完他的讲解,结伴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时正是盛夏,暑热难当...后唐庄宗皇帝在皇宫内设斋供养众僧。看见僧人们全在看佛经,只有休静禅师无所事事。 皇帝问:禅师为什么不看经呢?...
境胜由来道易修,多生习气一朝休。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极为殊胜,是一个胜妙的道场。在这样殊胜...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
在这里一个关键点,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简单,你有没有做到歇即是菩提,放下那个功夫,你每天时时刻刻检视一下:我是...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子。这一次诸位参加打七,我想大家已体会到什么叫入佛弟子,也...
法期(宋荆州长沙寺)[《高僧传》卷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期。姓向。蜀都陴人。早丧二亲事兄如父。十四出家。从智猛谘受禅业。与灵期寺法林同共习观。猛所谙知皆已证得。后遇玄畅复从进业。及畅下江陵。期亦随从。十住观门所得已九。有师子奋迅三昧。唯此未尽。畅叹曰。吾自西至流沙。北履幽漠。东探禹穴。南尽衡罗。唯见此一子特有禅分。后卒于长沙寺。春秋六十有二。神光映尸体更香洁。时属龙华寺又有释道果者。亦以禅业显焉。
上篇:慧览(宋京师中兴寺)[《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道法(宋成都)[《高僧传》卷十一] |
子题:不嚼杨枝五过、三事屏处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四分, 不嚼杨枝五过 :口气臭、不善别味、热[病-丙+阴]不消...
广大不寂静苦
定印
梵行
明
烦恼即菩提
漏尽阿罗汉
过去七佛
声杖
棒喝
唯一神道
四阿含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长者不在于年迈耆老,而在于修行的成就

观音圣号能解众生三毒

世界上什么事情最痛苦
禅师不读经

极乐的五尘境界,都由弥陀愿心所现

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