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世间】 p0507 瑜伽十七卷十九页云:始从欲界,乃至有顶,诸萨迦耶,皆名世间。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夹侍,又作挟侍、胁士,指侍立于中尊两侧之侍圣。大乘以文殊、普贤二菩萨为释迦佛之夹侍,由胜劣之次第,文殊在左(...十地菩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作阎浮提王乃至摩醯首罗天王等十大天王,化导众生。此十王之报,对十地菩萨之果而...(术语)于法华既开显一乘,后更说涅槃经而开显一乘,以捃拾法华之摄益所漏者,因而法华为大收,涅槃为捃收。...分析行相者,谓种种品类分析诸法,如有色无色有见无见,如是等。差别行相者,谓诸法差别义,如一信相或名心净,或名...指喉内、舌内、唇内。乃日本悉昙学之用语。由于发音器官之不同,可将梵语音声分为喉内、舌内、唇内等三种。日僧安然...【大三灾】 p0240 俱舍论十二卷十六页云:论曰:此大三灾,逼有情类,令舍下地,集上天中。初火灾兴,由七日现。次...【无缘寂灭清净】 p1083 显扬三卷十七页云:八、无缘寂灭清净。谓如有一、依行断智见清净,证得无余诸漏永尽。...(术语)离修证情念之无为真人也。台家称所谓无作性德之人。四十二章经曰: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杂名)禅林耕寺领之田地者。...法界次第云: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名为智慧。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生活在我们人群周围的,我们人类能看到和接触到的,一般...
然人之过, 有从事上改者, 有从理上改者, 有从心上改者, 工夫不同, 效验亦异。 我们的过失有三种改的方法。有的...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围的许多相好给他泼冷水,认为他这样做太迂腐了,不如从政、经...抱怨已然成了一些人聊天的主要内容,恶劣的天气、越来越糟糕的交通状况、商场里拥挤的人群、银行里的长队、工作太累...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指2013年全球人口平均寿命为71岁,女性73岁、男性68岁...
说起因果律,人们都会点头认同,因为物质世界是有规律的,所以无论是理论界的、自然界的因果律,人们都认同:如老是...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其实你修学什么样的法门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这么的重大,反倒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这...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 耳中清静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 在修养上要力求忍...
慧览(宋京师中兴寺)[《高僧传》卷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览。姓成。酒泉人。少与玄高俱以寂观见称。览曾游西域顶戴佛钵。仍于罽宾从达摩比丘谘受禅要。达摩曾入定往兜率天。从弥勒受菩萨戒。后以戒法授览。览还至于填。复以戒法授彼方诸僧。后乃归。路由河南。河南吐谷浑慕延世子琼等敬览德问。遣使并资财令于蜀立左军寺。览即居之。后移罗天宫寺。宋文请下都止钟山定林寺。孝武起中兴寺。复敕令移住。京邑禅僧皆随踵受业。吴兴沈演平昌孟顗。并钦慕道德。为造禅室于寺。东大明中卒。春秋六十余矣。
上篇:法成(宋广汉)[《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法期(宋荆州长沙寺)[《高僧传》卷十一] |
(术语)譬涅槃界也。中阿含经一曰:于甘露界,自作证,成就游。...
世间
释迦夹侍
十王华报
捃拾教
行相
三内
大三灾
无缘寂灭清净
无修无证
地客
般若波罗密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有哪些可行的改过方法
保持一颗「不动心」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

佛门里的养生妙方

科学研究:善念能延长人的寿命

依这个标准来看,你还是属于颠倒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