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顺谛忍法】 p1108 杂集论八卷十八页云:顺谛忍法者: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一分已入随顺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无相界定想】 p1074 杂集论一卷九页云:无相界定想者:谓离色等一切相,无相涅槃想;故名无相想。...(杂名)阴茎也。慧琳音义四十八曰:势峰谓阴茎也,旧言马阴藏相是也。...剃掉须发,是佛弟子出家之相,也是表明去除憍慢和跟外道的出家有别。...(术语)大三灾中之水灾火灾也。...亦名:突吉罗篇开缘 子题:黔黎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余戒或有病缘通开。不恭敬听法者,唯开王及大臣也。良由佛法...(譬喻)譬菩提心萌芽发生,遂成佛果,而托云佛树王也。大日经疏五曰:下菩提心种子于一切智心地中,润以大悲水,照...【随身念五种清净所摄】 p1373 瑜伽六十二卷九页云:此随身念,当知五种清净所摄。谓不定地清净故,定地清净故,摄...(术语)如尘如沙,喻物之多也。行事钞上一曰:法界尘沙。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也。【...(一)即阿弥陀佛。阿弥陀,意译为无量寿(梵 amitāyus)、无量光(梵 amitābha),故阿弥陀佛亦称为无量寿佛、无量...(术语)谬于事理云迷,不明事理云惑。唐华严经五曰:观佛神通境界无迷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什么东西。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便有无量劫来...
有些人总觉得修念佛法门,似乎有点低人一等。你看人家参禅,那是上根利器能参的;人家教下,深入经藏,修摩诃止观,...
打七以来有不少人递了一些条子,提了一些问题,也谈了一些体会。总的来讲,在念佛那边,比较注重事相,事相方面有障...问: 能否开示自净其意的意义。 中台禅寺答: 自净其意出自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问: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学人在永宁寺听说压根不能提到这字。那么平时佛前大供斋的时候,也有唱到这样字眼...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润等问题。我们不可能把这个成本和盘托出,因为谈生意是很现实...
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当然,如不依对治力,业不会有丝毫的减弱,定要毫厘不爽地感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众。当时,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在结夏安居后,率领另外五百位比...
昙霍(晋西平)[《高僧传》卷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霍者。未详何许人。蔬食苦行。常居冢间树下。专以神力化物。时河西鲜卑偷发利鹿孤。愆据西平。自称为王。号年建和。建和二年十一月。霍从河南来至自西平。持一锡杖令人跪之云。此是波若眼。奉之可以得道。人遗其衣物受而辄投诸地。或放之河中。有顷衣自还本主。一无所污。行疾如风。力者追之。恒困不及。言人死生贵贱毫厘无爽。人或藏其锡杖。霍闭目少时。立知其处。并奇其神异终莫能测。然因之事佛者甚众。鹿孤有弟耨檀。假署车骑。权倾伪国。性猜忌多所贼害。霍每谓檀曰。当修善行道为后世桥梁。檀曰。仆先世以来恭事天地名山大川。今一旦奉佛恐违先人之旨。公若能七日不食颜色如常。是为佛道神明。仆当奉之。乃使人幽守七日。而霍无饥渴之色。檀遣沙门智行密持饼遗霍。霍曰。吾尝谁欺。欺国王耶。檀深奇之厚加敬仰。因此改信节杀兴慈。国人既蒙其佑。咸称曰大师。出入街巷百姓并迎为之礼。檀有女病甚笃。请霍救命。霍曰。死生有命。圣不能转。吾岂能延寿。正可知早晚耳。檀固请之。时宫后门闭。霍曰。急开后门。及开则生。不及则死。檀命开之。不及而卒。至晋义照三年耨檀为勃勃所破。凉土兵乱不知所之。
上篇:涉公(晋长安)[《高僧传》卷十] | 下篇:史宗(晋上虞龙山)[《高僧传》卷十] |
密教行灌顶或修曼荼罗供时,于集会所中,置于阿阇梨座后,绘有山水之屏风。盖灌顶原在野外净地筑坛举行,为缅怀印度...
顺谛忍法
无相界定想
势峰
剃发
大水火
众学篇开缘
佛树王
随身念五种清净所摄
尘沙
无量寿佛
迷惑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修净土法门不要自卑

人法圆融才能够行于中道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业的四种对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