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一卷九页云:无相界定想者:谓离色等一切相,无相涅槃想;故名无相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界名)此天位于欲色二界之中间,在兜率天之侧。中有灵所台。台有树,二月开花,七日七夜落,八月七日果成。此天冥...(杂语)音帝。鼻塞喷嚏也。西域凡僧俗礼敬时若嚏,皆愿言长寿无病。如此方小儿若嚏,佥愿言百岁。...【净业】 p1002 瑜伽九十卷六页云:一切能往善趣妙行,皆名净业。 二解 杂集论八卷六页云:净业者:与如是等诸杂染...于弥陀化土所受灾厄之一。往生弥陀之化土者,以于因中疑惑佛智之罪咎,故未能得见真实之佛、法、僧三宝,唯得见化土...(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为降伏敌国祈念毗沙门天之法式。仪轨曰:昔五国大乱,有八个月。经月行多法,遂无法验。行...【边际第四静虑】 p1443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八卷十三页云;问:何故名边际第四静虑耶?答:此于第四静虑,为表、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九食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前四食为世间之食,能长...【毗流波叉】 大论云:秦言杂语,主诸龙,及富楼多那。光明疏云:西白银埵,王名毗留博叉。又翻非好报,又翻恶...(术语)无明有迷事迷理二。闇于法性之真理云迷理。...为秘藏记所载五种念诵之一。又作生念诵。谓于心中观想法螺,念想由此发出妙音声,随声而诵。(参阅“五种念诵”117...【已得意补特伽罗】 p0229 瑜伽九十卷十一页云:已得意者:复有二种。一、已见谛。已得有学心解脱意。二、阿罗汉。...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要如何...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佛教寺院是清净的圣地,所以,非佛教徒进入寺庙一定要注意以下九个问题: 一,衣服要整洁,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打...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过去,我无论...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不是这一句佛号,还是以摄心为上? 宏海法师答: 当然以摄心为...雪公老师在世时,曾不断勉励学生要培养眼力,扩展心胸,切莫无知妄作,有眼不识泰山。老人家并以泰山为喻,说了一则...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 虑宜远,思宜近。 我们在...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
无相界定想
【法相辞典】
【无相界定想】 p1074
上篇:无间灭依处 | 下篇:无行般涅槃 |
又名八寒冰地狱,即:一、頞浮陀,意译为疱,罪人因寒而生疱;二、尼罗浮陀,意译为疱裂,罪人因寒而疱裂;三、阿吒...
中阳院
嚏
净业
不见三宝厄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仪轨
边际第四静虑
九食
毗流波叉
迷理
声生念诵
已得意补特伽罗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佛教徒进寺庙要注意的九个问题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气盛不谦虚的后果

【推荐】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