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八卷十三页云;问:何故名边际第四静虑耶?答:此于第四静虑,为表、为极、为稠林故,名边际第四静虑。即是最胜品第四静虑义。犹如树端,树中最胜;名树边际。有说:此是表智、极智、稠林智等、诸功德法、所依处故,名边际第四静虑。谓无量等种种功德,熏相续已;方起此定。故依此定所起功德,于诸功德,为表为极为稠林。犹如醍醐,牛味中胜。有说:此应名后际第四静虑。际有三。一、前际,二、中际,三、后际。此三即过去现在未来。如其次第。此中前际,二智所知。谓宿住随念智、及愿智。中际亦二智所知。谓他心智、及愿智。后际、唯愿智所知。以未来境中,唯有此智;是故此智、名后际智。能起此定,名为后际第四静虑。有说:此应名未至际第四静虑。际、有三种。一、未至际,二、至际,三、至已际。此三即未,来现在过去。如其次第。如知现在,名至际智。知过去,名至已际智。如是此智,多分知未来故,名未至际智。能起此定,名未至际第四静虑。有说:此但应名边际第四静虑。所以者何?边者、名现在蕴界处。际者、名过去未来。如于现在蕴界处,有现见智转;如是于过去未来,亦有现见智转。故此智名边际智。能起此定,名为边际第四静虑。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动物)Kapiṅjara,又作迦频阇罗。鸟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古昔云:是鵽鸟也。引释论云:似鸱,与象猴为亲友,故...(名数)株者株杭,谓贪瞋痴之三毒。三毒深入而不拔如株杭也。杂集论七曰:株杭有三:谓贪瞋痴。(中略)坚固难拔犹...凡二卷。全称大兴心宗佛德广通国师虎穴录。又作悟溪和尚语录、悟溪录。日本临济宗僧悟溪宗顿(1416~1500)撰,宗柱...(术语)又曰称性。华严经之所说。称于法界之真性也。华严传记一曰:此乃圆满法轮称法界之谈耳。...乃菩萨像名。藏于日本法隆寺。系自中国迎请至日本之檀木像。高三十七点五公分。因是香木所制,故无彩色。雕法精巧,...(术语)污秽也,鄙陋也,丑恶也,过罪也。...谓真空与幻有各具有二种意义。诸法依因缘生起而无自性,谓之空;此空非“无见”、“断见”之空,称为真空。诸法无性...资持记·释二衣篇:“交梭,即绫罗纱縠等。仪云,即如纱葛之属,例轻分也。梭,苏禾反。”(事钞记卷三二·一八·一...已经证得果位的人,如阿罗汉、菩萨、佛等是。...又作圣众来迎图、迎接变相。即念佛行者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前来接引之图像,乃净土变相之一。东晋竺僧显、北魏...【剎那无常】 p0798 显扬十四卷十五页云:前说剎那无常,遍行一切;此无常义,非世间现证,故应成立。颂曰:由...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是无始以来的因果障碍。 本来师父的话,是为你们脱困解缚,可...
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之后,接下来应该要修助行四正勤。四正勤有四个法门,能使我们不断地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吃饭时,还在遵照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吗?其实,你应该听听来自体内器官的呼声。近日,美国MSNBC网站为读者提供了一...
听完《金刚经》之后,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给他人听,这样的功德有多大呢? 一、净信功德 1、如来灭后,...
问: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慧律法师答: 不见性的法,那就是方便法。念佛也是一样,念佛如果要念到一心不乱...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记载了常不轻菩萨的故事。他是一位始终不轻视他人,修尊重行...
进佛门是为了修行,不是旅游,例如,以前有人办禅定营,带团来学三天,过一天有几人就走了,因为他们有钱认为这儿条...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事实上,在未肯定自我之前,是无法达到无我的境...
边际第四静虑
【法相辞典】
【边际第四静虑】 p1443
上篇:痴增上补特伽罗 | 下篇:难行静虑 |
【伏醉象处】 p0632 西域记九卷七页云:宫城北门外有窣堵波。是提婆达多,与未生怨王,共为亲友,乃放护财醉象...
迦宾阇罗
三株
虎穴录
称法界
九面观音
不净
空有各具二义
交梭
果位人
迎接曼陀罗
剎那无常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圣严法师:忏悔的方法

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各个器官最爱的十种食物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积累资粮与消除业障的五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