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趣向弃舍】 p1326 显扬二卷十四页云:趣向弃舍者:谓未来蕴界处,不相续故。...(术语)依善业而获之福德果报也。福力太子因缘经一曰:若诸有情修福因,所获福果又极胜。...【如理思议具八功德】 p0580 显扬十七卷十页云:论曰:由于不可思议处,强思议者,有如是过失;故应远离。于可...亦名:迦絺那衣差守衣人法、守功德衣人差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差人守功德衣者,既名难活,亦号坚固,为功非少...(一)又作大根机、大机根。指大乘之机根。即受持大乘法,信念坚固,以修行力可至菩萨乘之机类。 (二)禅林用语。又作...(术语)十力之一,明了众生根机性情之上下不同,及得果之大小等之佛智力也。...梵语 pūrnaghata。又作本那伽吒。意译满瓶。或译功德瓶、贤瓶、如意瓶等。该瓶象征瑞相、祝福。据大智度论卷十三载...(术语)佛灭后弘通经法者谓之如来使。法华经法师品曰: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禅林用语。即谓对各种事物皆不厌审慎,行事须细心严谨;以叮咛学者于修行中须时时警惕,不得稍有轻忽。从容录第八十...(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楞严经一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焰罗...亦名:突吉罗篇约三宝科分 子题:敬僧威仪行、敬法威仪行、敬佛威仪行、敬尚三宝行 戒本疏·百众学法:“(一、敬僧...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或出了偏差,后续的修行一定会遇到不少障碍...幸福与不幸、痛苦和快乐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不幸与痛苦在正面,幸福与快乐就会被转到反面;当你把幸福与快乐放在正面...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公。和徐公家离的不远,有一户人家,那家人的主人叫邹忌。 邹...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由于这种关系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问: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大安法师答: 往生咒的来源,是龙树菩萨,他相信念佛法门之后,在《十住毗婆沙论...家里的很多地方,可能看似干干净净,其实却是藏污纳垢之所。有些地方是因为环境所导致,有些地方可能是长时间被忽视...问: 我得皮肤病多年,多方医治效果不明显。现在吃净口素,念大悲咒,念佛号,并放生,效果比过去强些,并没有好利...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爱面子的动物。就算一个痴痴呆呆的人,也不愿人家说他的坏处。尤其是爱面子的人做事好胜,只...
僧柔(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柔。姓陶。丹阳人。少而耿洁。便有出尘之操。年九岁随叔游学。家世贫过藜藿不充。而笃志弥坚履穷无改。后出家为弘称弟子。称姓吕。洛阳临渭人。学通经论声誉早彰。柔伏膺已后。便精勤戒品委曲禅慧。方等众经大小诸部。皆彻鉴玄源洞尽宗要。年过弱冠便登讲席。一代名宾并投身北面。后东游禹穴值慧基法师。招停城傍一夏讲论。后入剡白山灵鹫寺。未至之夜。沙门僧绪梦见神人。朱旗素甲满山而出。绪问其故。答云。法师当入故出奉迎。明旦待人。果是柔至。既而扫饰山门有终焉之志。敷经遵学有士如林。齐太祖创业之始及世祖袭图之日。皆建立招提。傍求义士。以柔耆素有闻。故征书岁及。文宣诸王再三招请。乃更出京师。止于定林寺。躬为元匠。四远钦服人神赞美。文慧文宣。并伏膺入室。柔秉德居宗当之弗让。常誓生安养国。每至悬车西次。辄嚬容合掌。至临亡之日。体无余患。唯语弟子云。吾应去矣。仍铺席于地西向虔礼。奄然而卒。是岁延兴元年。春秋六十有四。即葬于山南。沙门释僧佑与柔少长山栖。同止岁久。亟挹道心预闻法味。为立碑墓所。东莞刘勰制文。柔有弟子僧绍。亦贞正有学业。时钟山山茨精舍又有僧拔慧熙。皆弱年英迈幼着高名。并美业未就而相继早卒。拔撰七玄论。今行于世。
上篇:僧慧(齐荆州竹林寺)[《高僧传》卷八] | 下篇:慧基(齐山阴法华山)[《高僧传》卷八] |
(术语)心中根本之思念也。或曰素志,或曰素怀,并同。玄义释签一曰:华严顿大,尚非本怀。行事钞下二曰:训诸佛本...
趣向弃舍
福果
如理思议具八功德
差人守功德衣法
大机
根上下智力
本囊伽吒
如来使
事不厌细
无遮
众学篇约三宝科分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虚云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幸与不幸是取决于自己的看法
人贵有自知之明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