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凡十卷。唐窥基(632~682)撰。又作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杂集论述记、对法论疏、对法抄。收于卍续藏第七十四册...(术语)烦恼缚人而系于生死之牢狱,故名之为缚。具有烦恼者曰具缚。即一切之凡夫也。璎珞经下曰:具缚凡夫,未识三...(地名)印度之别名。西域记二曰: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殊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 p0582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者:谓如有一、不以非法及不凶险,追求财...楞伽,梵名 Lavkā,巴利名同。又作[食*夌]伽山、[马*夌]迦山、楞迦山。意译难往山、可畏山、险绝山。相传此山乃佛...(名数)单时别为四种。如瞬时,弹指时,罗预,须臾是也。...(植物)Haritaki,又作诃利勒、呵利勒、呵梨勒、诃梨怛鸡、呵梨得枳、贺唎怛系、诃罗勒等,果名,译曰天主将来。五...位于湖北黄梅县西北。又称破头山、破额山。唐武德七年(624),禅宗四祖道信住于此,改名双峰山,并就地构筑庵室,...(杂名)修法之道场也。精妙之坛场也。又为精练者之室宅,故曰精室。三摩地法曰:建立精室布轮坛。准提仪轨曰:将像...(流派)谓天台宗之派义也。...(名数)九种之方便也。原出于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有的人会说为了幸福,有的人会说为了成功但肯定没有一个人会...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之。 佛陀讲经说法,谈因果...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如果他有执著的心,那就是法执了,就有执著了。有执著了...十念法要辨识一下,有两种。 一种是慈云遵式提出的十念法,还有一种是印光大师提出的十念计数法。 大家不要搞混了。...仁义礼智信乃是中国人的美德,欺骗拐诈是人类的丑恶。美德和丑恶,是相对立的也是互成互证。没有丑恶的一面,也就不...问: 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感兴趣,对净土法门漠然,这是什么原因? 大安法师答: 年轻人...
果报大体有三种,分别为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异熟果 所谓异熟,有三层含义:一是异时而熟,即因和果的时间不同...
大家看我们师父们,从早晨念经干什么?报四重恩、报父母恩。父母生我们、养我们,然后我们出家了,对他们一点贡献没...
慧基(齐山阴法华山)[《高僧传》卷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基。姓偶。吴国钱塘人。幼而神情俊逸机悟过人。初依随祇洹慧义法师。至年十五。义嘉其神彩。为启宋文帝求度出家。文帝引见顾问允怙。即敕于祇洹寺为设会出家。舆驾亲幸公卿必集。基既栖志法门厉行精苦。学兼昏晓解洞群经。后有西域法师僧伽跋摩。弘赞禅律来游宋境。义乃令基入室供事。年满二十度蔡州受戒。跋摩谓基曰。汝当道王江东不须久留京邑。于是四五年中游历讲肆备访众师。善小品法华思益维摩金刚波若胜鬘等经。皆思探玄颐鉴勜幽凝。提章比句丽溢终古。基师慧义既德居物宗道王荆土。士庶归依利养纷集。以基懿德可称。乃携共同活。及义之亡后。资生杂物近盈百万。基法应获半。悉舍以为福。唯取粗故衣钵协以东归。还止钱塘显明寺。顷之进适会稽。仍止山阴法华寺。尚学之徒追踪问道。于是遍历三吴讲宣经教。学徒至者千有余人。宋太宗遣使迎请。称疾不行。元徽中复被征诏。始行过浙水。复动疾而还。乃于会邑龟山立宝林精舍。手叠砖石躬自指麾。架悬乘险制极山状。初立三层匠人小拙。后天震毁坏更加修饰。遂穷其丽美。基尝梦见普贤因请为和上。及寺成之后。造普贤并六牙白象之形。即于宝林设三七斋忏。士庶鳞集献奉相仍。后周颙莅剡请基讲说。颙既素有学功特深佛理。及见基访核日有新异。刘瓛张融并申以师礼崇其义训。司徒文宣王钦风慕德。致书殷勤。访以法华宗旨。基乃着法华义疏。凡有三卷。及制门训义序三十三科。并略申方便旨趣会通空有二言。及注遗教等。并行于世。基既德被三吴声驰海内。乃敕为僧主掌任十城。盖东土僧正之始也。于是从容讲道训厉禅慧。四远从风五众归伏。基性烈而能温。气清而且穆。故预在门人莫不兢战。以齐建武三年冬十一月卒于城傍寺。春秋八十有五。初基寝疾。弟子薨见梵僧数人皆踞砌坐。问所从来。答云。从大乘国来奉迎基和上。后数日而亡。因窆于法华山南。特进庐江何胤为造碑文于宝林寺。铭其遗德。基弟子德行慧旭道恢。并学业优深。次第敷讲。各领门徒继轨前辙。后有沙门慧谅接掌僧任。谅亡次沙门慧永。永风姿瑰雅德行清严。亦游刃众经。时当讲说。永后次沙门慧深。亦基之弟子。深与同学法洪。并以戒洁见重。深后次沙门昙与。亦沉审有器局。
上篇:僧柔(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八] | 下篇:慧次(齐京师谢寺)[《高僧传》卷八] |
谓真空与幻有各具有二种意义。诸法依因缘生起而无自性,谓之空;此空非“无见”、“断见”之空,称为真空。诸法无性...
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
具缚
婆罗门国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
楞伽山
四须臾
诃梨勒
四祖山
精室
河淮之流
九方便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父母未生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两种十念法
杀子求名
念佛人为何多是老头老太太

十种不善业的果报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