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十种戒之一。二乘之人见真谛之理能成圣道,于五尘之境无染着也。...隐实理而说、方便说。大法鼓经卷上(大九·二九一上):“隐覆说者,谓言如来毕竟涅槃,而实如来常住不灭。” p653...【王不自纵任不行放逸】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七页云:云何名王不自纵任不行放逸?谓有国王、于妙五欲而不沉没耽着嬉...【染贪】 p0877 法蕴足论八卷十三页云:云何染贪?谓于诸欲诸贪等贪,乃至贪类贪生,总名染贪。...诸供物混和而供之。又作杂和供。即修护摩法时,先以丸香,散香、香花、饭食、五谷、药种等各别供之,而后混和残余之...(术语)弥陀之本愿,为一乘之法。以本愿使一切众生尽成佛也。愚秃钞曰: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教者,绝对不...又名六界,即:地、水、火、风、空、识。此六法周遍于一切法界,以造作有情与非情,故名为大。非情是五大所造,有情...(图像)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三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众。降三世成就极...荤是肉类的食物,辛是气味辛辣的蔬菜,如葱、蒜等,为佛家所戒食。...(杂语)老婆者,称慈悲之语,取亲切叮咛之义。杨无为颂曰:正法眼藏,瞎驴边灭。黄檗老婆,大愚饶舌。...(术语)物之实质为体,体之无改为性,体即性也。...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此世不执著,他世也不要执著,过去也好,未来也好,都不要执著,这叫不著三世。过去、未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不要...问: 汉、吴两译原译本下辈往生只要曾发心念佛一昼夜,以后就算再不相信念佛法门,也不再念,其人临命终时佛亦现前...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提一桶冷水冲凉。 奉命提水来的弟子,将洗澡水中和了,顺手把...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可贵,更不知道慧命更为可贵!也就是说,只知道屠刀能杀害生命...
明朝邝子元,得了心脏病,神经衰弱之症,精神时常恍惚欲倒。虽然经过很多名医的诊治,但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后来遇见...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为名为利追求。所谓熙熙为...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楞严》,开显我们本具的大佛顶的如来藏性,妙真如性。那这个悟...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那一生的过程要从他的根性、造业的程度去谈,所以首先地藏菩...
僧瑾(宋京师灵根寺)[《高僧传》卷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瑾。姓朱。沛国人。隐士建之第四子。少善庄老及诗礼。后行至广陵见昙因法师。遂稽首一面伏膺为道。游学内典博涉三藏。后至京师值龙光道生。复依凭受业。初憩治城寺。宋孝武敕为湘东王师。苦辞以疾。遂不获免。王从请五戒甚加优礼。先是智斌沙门。初代昙岳为僧正。斌亦德为物宗善三论及维摩思益毛诗庄老等。后义嘉构衅。时人谗斌云。为义嘉行道。遂被摈交州。时湘东践祚。是为明帝。仍敕瑾使为天下僧主。给法伎一部亲信二十人月给钱三万。冬夏四时赐并车舆吏力。凡诸外镇皆敕与。瑾辞。四方献奉。并问僧正得未。其见重如此。瑾性不蓄金皆充福业。起灵根灵基二寺。以为禅慧栖止。及明帝末年颇多忌讳。故涅槃灭度之翻。于此暂息。凡诸死亡凶祸衰白等语。皆不得以对。因之犯忤而致戮者十有七八。瑾每以匡谏恩礼遂薄。时汝南周颙入侍帷幄瑾尝谓颙曰。陛下比日所行殊非人君举动。俗事讽谏无所复益。妙理深谈弥为奢缓。唯三世苦报最切近情。檀越傥因机候正当陈此而已。帝后风疾。数加针灸痛恼无聊。辄召颙及殷洪等。说鬼神杂事以散胸怀。颙乃习读法句贤愚二经。每见谈说辄为言先。帝往往惊曰。报应真当如此。亦宁可不畏。因此犯忤之徒屡被全宥。盖瑾之所因为得人也。瑾以宋元徽中卒。春秋七十有九。
上篇:僧镜(宋下定林寺)[《高僧传》卷七] | 下篇:昙度[《高僧传》卷七] |
(物名)为信号之幡也。祖庭事苑三曰:今晋朝,唯白虎示信,用鸟取其飞腾轻疾也。一曰鸿雁燕乙,有去来之信是也。...
无著戒
隐覆说
王不自纵任不行放逸
染贪
混沌供
本愿一乘
六大
降三世尊形
荤辛
老婆
体性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未来不由你计划,业果来安排
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
活着的水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色欲招病,断欲是药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何谓「大佛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