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无执著于事物之念也。【又】(人名)菩萨名。梵名阿僧伽Asaṅga,天亲菩萨之兄也,皆为法相宗之祖。【又】...四种授记之一。谓对于修行精进者,固应授与成佛之记莂,但恐授记将令彼生起增上慢或懈怠,若不授记却会令众怀疑其修...【王一向纵任专行放逸】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名王一向纵任专行放逸?谓有国王、于妙五欲,一向沉没耽着...【染】 p087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染者:谓乐着受用故。...(术语)心之主作用,对于心所之伴作用,而谓为心王。心王者,总了别所对之境,心所者,对之而起贪瞋等之情也。密教...梵语 musāragalva。为五宝之一,七宝之一。又作车[(王*巨)/木]、车渠、紫色宝、绀色宝。音译作麻萨罗揭婆、牟娑罗...(地名)Avanti,又作阿般地,阿盘提,頞饭底,阿和檀提。在西印度频阇耶山之古王国。...(术语)一乘之法,为一代教中究意至极之教。即法华经是也。...又名六方诚证、六方证明。即阿弥陀经举六方如来同声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经云: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名数)胎藏界曼荼罗有降三世王三尊。一金刚手院中之一尊,一五大院中降三世王与胜三世王之二尊,降世与胜世其义一...绝诸对待。对待是两方对立的意思,如黑白、大小、善恶等等是。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与...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在古德的往生实例中,有许多人是预知时至而往生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预知时至,就是说他净业成就了,这种是可...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著普劝念佛文,劝导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富贵贫贱,不分男女老...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即使是赖以维系社会秩序的法律,也常因为受到客观因...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不破名利束缚的人,才能自在。 佛陀出家成道后,他的儿子罗睺罗也随他...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首先,就是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地藏经与地藏法门。像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曾经闭关修学地藏占察...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庐山东林寺退居方丈、北京法源寺座元、佛门泰斗传印老和尚,于2023年3...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万物皆变异,佛教认为万物都是无常,于是有无我观,佛经里句句皆说无我,如心经「照见五蕴皆空...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根源,或者说是一个总仓库,它之所以累积那么多功能,都是我...
僧镜(宋下定林寺)[《高僧传》卷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镜。姓焦。本陇西人。迁居吴地。至孝过人。轻财好施。家贫母亡。太守赐钱五千。苦辞不受。乃身自负土种植松柏。庐于墓所。泣血三年。服毕出家。住吴县华山。后入关陇寻师受法。累载方还。停止京师。大阐经论。司空东海徐湛之重其风素。请为一门之师。后东反姑苏。复专当法匠。台寺沙门道流请停岁许。又东适上虞徐山。学徒随往百有余人。化洽三吴声驰上国。陈郡谢灵运以德音致款。宋世祖藉其风素。敕出京师止定林下寺。频建法聚德众云集。着法华维摩泥洹义疏并毗昙玄论。区别义类有条贯焉。宋元徽中卒。春秋六十有七。上虞徐山先有昙隆道人。少善席上。晚忽苦节过人。亦为谢灵运所重。常共游嶀嵊。亡后运乃诔焉。
上篇:慧亮(宋京师何园寺)[《高僧传》卷七] | 下篇:僧瑾(宋京师灵根寺)[《高僧传》卷七] |
(物名)即蔫亡幡也。...
无著
隐覆授记
王一向纵任专行放逸
染
心王
砗磲
阿般提
一乘究竟教
六方护念
三部降三世
绝待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预知时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
对因果应有的正确认识
每天三呼快乐

修学地藏经跟地藏法门的原因

佛门泰斗传印长老安详示寂

圣一老和尚八关斋戒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