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为声闻、缘觉二乘之并称。又作声独。声闻,指听闻佛陀之声教,了悟四谛之理,断除见惑与思惑,而入于涅槃者。缘觉,...(术语)诸佛平等之誓愿也,指四弘誓愿而言。赞阿弥陀佛偈曰:或睹净土兴等愿。...为古代日本人于朝仪或法会时所穿用之履。以其所用材料及形状之别,可分为乌皮沓(鼻高沓)、草鞋、丝鞋、锦鞋、麻鞋...(名数)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以此偈中说三力故称为三力偈:一、...【诸欲因缘略有六种变坏】 p1361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二页云:复次诸欲因缘,略有六种变坏。一、他所逼切变坏。二、诸...悉昙字 (hah)。乃摧魔菩萨之种子。共具四义:(一)一切法本不生之义,(二)因之义,(三)人我之义,(四)法我之义。由...全一卷。唐朝不空译。略称一髻尊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首述持诵真言之十种利益及四种果报,次说三种陀罗尼...【眠时无异熟果】 p0947 大毗婆沙论三十七卷十二页云:问:若于梦中福增长者:何故佛说愚人眠时、无果异熟?答...指众生颠倒、世界颠倒。据楞严经卷七载,二种颠倒即:(一)众生颠倒,指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书名)比丘之戒本与比丘尼之戒本也。行事钞说戒篇曰:僧祇云:若诵戒时,应诵二部律。...【胜解修】 p1102 无性释七卷九页云:胜解修者,谓由信欲、而生胜解,于佛圣教深印顺故,生乐欲故,如有颂言:虽于...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问: 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现在一直观照自己,发现自己起了烦恼,赶快叫自己放下。但是我们一直...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开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但能信愿真切,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
大家道友聚会在一起,乃至跟师父一起闲聊天,把很好的光阴都聊过去了。 最好是见了面就修行,起码一个月之中,二十...
一、楚王后裔 弃官归隐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原名刘程之,他是汉代楚王的后裔,曾任九...一,洞宾自外远归,忽见家人皆病死,洞宾心无悔恨,但厚备葬具而已。须臾,死者皆醒,无恙。洞宾视家人死而不动声色...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么感受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就是我们本来是没有感受的。 佛陀...一个人如果没有努力的目标,的确很容易就丧失生命的原动力,而一般人的努力,无非是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权、追求势...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它表层的规范,第二个是它深层的精神。 预记末法: 【我...
昙无成(宋淮南中寺)[《高僧传》卷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无成。姓马。扶风人。家世避难移居黄龙。年十三出家履业清正神悟绝伦。未及具戒便精往复。闻什公在关。负笈从之。既至见什。什问。沙弥何能远来。答曰。闻道而至。什大善之。于是经停务学慧业愈深。姚兴谓成曰。马季长硕学高明素骄当世。法师故当不尔。答曰。以道伏心为除此过。兴甚异之。供事殷厚。姚祚将亡关中危扰。成乃憩于淮南中寺。涅槃大品常更互讲说。受业二百余人。与颜延之何尚之共论实相往复弥晨。成乃着实相论。又着明渐论。宋元嘉中卒。春秋六十有四。时中寺复有昙冏者。与成同学齐名。为宋临川康王义庆所重。
上篇:慧安(宋庐山凌云寺)[《高僧传》卷七] | 下篇:僧含(宋京师灵味寺)[《高僧传》卷七] |
乘,指藉以开悟实相、出离生死之智慧;戒,指用以防非止恶,而可招感人、天果报之制法。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六(大一二...
声缘
等愿
沓
三力
诸欲因缘略有六种变坏
郝
一髻尊陀罗尼经
眠时无异熟果
二种颠倒
二部戒本
胜解修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直起烦恼又一直放下,这样有机会突破吗

信愿具足者,则万修万人去

用钱来供养三宝,你的罪就能消吗

【东林画传】净土高贤刘遗民
吕洞宾成道前的十次考试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