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一)觉悟之心,众惑不能入,犹如城垣能御外敌,故以之为譬。圆觉经(大一七·九二○上):“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謂印度外道之十八種經書。或作十八種大經、十八種經書、十八大論十八明處。即為四吠陀、六論及八論之合稱。四吠陀(...(人名)罗什译之维摩经谓之庵罗Āmra树园。支谦译之维摩经谓之柰氏树园。庵罗,果名,译曰柰。柰氏者,庵罗女也。...(术语)心心所在同时而为所依之眼,耳,鼻等六根也。...通达差别者,谓由补特伽罗法无我理增上法,方便所引出世间智,俱通达二无我故。...(名数)八字文殊法说之。...一切众生之种性分为十种。即:(一)凡夫性,指尚未求佛道之单纯凡夫,乃起种种异见,受五趣别异之性,故新译作异生。...【五种寂静妙行】 p0276 瑜伽九十卷八页云:唯正胜解相续转时,于六境界,依止六根,略有五种寂静妙行。谓深于彼,...【舍界】 p0972 法蕴足论九巻二十二页云:云何舍界?谓顺舍触所起身舍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舍界。复...(术语)五住地之第五。于根本枝末中为根本无明,于我法二执中为法执。是一切烦恼之所依,为变易生死之因,故名住地...(术语)对于涅槃为彼岸而谓生死为此岸也。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注:生曰:此岸者生死...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施主与妻子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生下一个身相庄严,但双脚却畸形的孩子。然而自从生下这...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参学,在寺内开展学修,自我反省,互相策勉,共同提高的学修制...
凡夫起淫欲,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喜欢。今世得为男,又爱女人体。随在觉其污,爱从何处起。 睡起生觉:...娑婆国土的特色,这个地方讲出一个相貌叫五浊恶世,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世界当然有十方的世界,娑婆世界一个最严重的...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称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
1、善良 对于女人来说善良就是她的底线,自私自利心狠手辣,即使她再成功再漂亮,失去了善良。那她所有的一切都将黯...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法虽然教我们不要贪求,但却教我们要求愿,如此一来,个...
我们现在讲这个净土缘起门呢,今天的内容讲到这个依因性来显现功德。 上一次我们讲到阿弥陀佛这个依果德,显他的果...
道立(晋长安覆舟山)[《高僧传》卷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立。不知何许人。少出家事安公为师善放光经。又以庄老三玄微应佛理。颇亦属意焉。性澄靖不涉当世。后随安入关隐覆舟山。岩居独处不受供养。每潜思入禅。辄七日不起。如此者数矣。后夏初忽出山。鸠集众僧自为讲大品。或问其故。答云。我止可至秋。为欲令所怀粗讫耳。自恣后数日果无疾而终。时人谓知命者矣。
上篇:昙徽(晋荆州上明)[《高僧传》卷五] | 下篇:昙戒(晋长沙寺)[《高僧传》卷五] |
【正直】 p0497 瑜伽十八卷二页云:云何正直?谓彼生起逆流正直圣八支道,能断见断所有烦恼;于逆流道,得预随流。...
觉城
十八大經
柰氏
俱有根
通达差别
十六天
十种性
五种寂静妙行
舍界
无明住地
此岸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百世跛脚今成罗汉
昌臻法师《以戒为师》

淫心乍起,当起四觉观
净界法师:五浊恶世

具足信愿的佛号,才有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女人比漂亮更重要的东西
圣严法师《合乎因果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