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罗什译之维摩经谓之庵罗Āmra树园。支谦译之维摩经谓之柰氏树园。庵罗,果名,译曰柰。柰氏者,庵罗女也。此园为庵罗女所有,故云柰氏树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所发戒数,随境无量。要而言之,不过情与非情,有无二谛,摄相皆尽。任境而彰,略说则地水火...即禅宗于印度相承二十八祖中,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之语。即般若多罗自言日常行为即合乎真如实相之状态,而以经典譬喻...(术语)受领于六根之六尘曰六受,行住坐卧语默曰六作。又六根之作业也。止观二之二曰:若有诸尘,须舍六受。若无财...【六十四种有情众】 p0309 显扬八卷十二页云:有情界无量者:谓六十四种有情众。一、那洛迦。二、傍生。三、鬼趣。...对因分而言,因分是尚在修因之位,果分是已达到果德不可思议的境界。...【舌界】 p0633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舌界云何?谓舌,于味已正当尝,及彼同分。...(菩萨)胎藏界文殊院之尊。文殊师利菩萨之眷属。...(物名)响板也。为报时间之板。...谓人于世间奔走钻营,茫然无定,一旦无常侵逼,则受六道轮回之苦。往生礼赞偈载(大四七·四四○下):“日没无常偈...(术语)论差别之事相也。法华玄义六上曰:理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则有机应,是故不一。...【无明能生五种杂染】 p1088 瑜伽五十六卷二十页云:如是无明、能生五种杂染。谓疑杂染、爱杂染、信解杂染、见杂染...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毗尼日用切要...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切力量。能忍之人就是大丈夫。 这个忍分为两种:一种是众生忍...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是一只狼感动了他。 在大雪封山的冬天,祖父一大早便背起猎枪...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是追求很多很多的财富,也不是追求很高很高的地位,或者成就种...1. 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
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也就是续佛慧命,领众修行,传承佛法,令正法久住。所以,僧团应该要自觉地承担这份应尽的本分...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处有四个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是段食, 段就是分段的饮食...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
柰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柰女经 | 下篇:柰苑 |
印度古代有一切智、神通、韦陀等三类之六师外道,总称十八师外道;此十八师正值佛世。即:(一)一切智六师,指尼乾子...
发戒数量
常转如是经
六受
六十四种有情众
果分
舌界
无垢光菩萨
板
忙忙六道
事论
无明能生五种杂染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感动打猎者的狼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推荐】虚云老和尚《用功的入门方法》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够有悲心去度众生
心中觉悟心自安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