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斥詈慢心躁急、似是而非之禅者。又作掠虚汉。掠,即掠取之意;虚,即虚妄不实;掠虚,即指仅模仿他人言语...(杂名)阿修罗与天帝战,败北,四兵尽入一藕孔中。见杂阿含经十六。又观佛三昧经曰:阿修罗王往攻帝释于虚空中,有...(杂语)同所习者。维摩经菩萨品曰:乐近同学。,什曰:我学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学。...亦名:摩触女人戒制意、摩触戒制意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僧残)第二,触女戒。佛所以制者,多论云,有六义:一...【处无心定证】 p1020 此阿赖耶识第七证也。瑜伽五十一卷三页云:何故若无阿赖耶识;处无心定,不应道理?谓入无想...三句密教宗纲不外三句: 一、菩提心为因 依菩提起大悲,故菩提心为因。 二、大慈悲为根本 依大悲起妙行,...(一)凡九卷。刘宋求那跋摩(367~431)译。又作菩萨地善戒经、善戒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经分三十品,详述菩萨...【二种正智】 p0025 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何等为正智?谓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何...(术语)胎藏界曼荼罗之异名。自大悲胎藏出生之曼荼罗也。...(术语)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也。法华经序品曰:虽读诵诸经而不通利。同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复次若欲自求利益安乐,于诸论轨应善通达,不应与他而兴诤论,如薄伽梵于大乘阿毗达磨经中说如是言。若诸菩萨欲勤精...《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本经有十事奇特,为众经所无: 1、化主不可思议: 一般经典或佛陀自说,或四佛共说,而《法华》则是十方三世诸佛并...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是自然的不加造作的道理。所以我们对这一世的所作所为造什么业...慧明对佛很虔诚,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却遭到了丈夫的抵制,说你咋信佛我不管,但别打算让我也和你一样,我...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讲一门专修,这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不是矛盾? 大安法师答: 法...
印者,印定义。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内外之分,真伪之辨,正邪之别,皆以法印印定其说是否正确。如世公文,得印可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门,横截生死。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请...有一位父亲,生了三个儿子,由于望子成龙,所以平日对子女管教严格,母亲扮演着慈爱的角色。父亲因最近公事比较忙,...
智猛(宋京兆)[《高僧传》卷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猛。雍州京兆新丰人。禀性端明励行清白。少袭法服修业专至。讽诵之声以夜续日。每闻外国道人说天竺国土有释迦遗迹及方等众经。常慨然有感驰心遐外。以为万里咫尺千载可追也。遂以伪秦弘始六年甲辰之岁招结同志沙门十有五人。发迹长安。渡河跨谷三十六所。至凉州城。出自阳关西入流沙。凌危履险有过前传。遂历鄯鄯龟兹于阗诸国。备瞩风化。从于阗西南行二千里。始登葱岭。而九人退还。猛与余伴进行千七百里。至波伦国。同侣竺道嵩又复无常。将欲阇毗。忽失尸所在。猛悲叹惊异。于是自力而前。与余四人共度雪山渡辛头河至罽宾国。国有五百罗汉。常往返阿耨达池。有大德罗汉见猛至欢喜。猛谘问方土为说四天子事。具在猛传。猛于奇沙国见佛文石唾壶。又于此国见佛钵。光色紫绀四际尽然。猛香华供养顶戴发愿。钵若有应能轻能重。既而转重力遂不堪。及下案时复不觉重。其道心所应如此。复西南行千三百里至迦维罗卫国。见佛发佛牙及肉髻骨。佛影迹炳然具存。又睹泥洹坚固之林降魔菩提之树。猛喜心内充设供一日。兼以宝盖大衣覆降魔像。其所游践究观灵变。天梯龙池之事不可胜数。后至华氏国阿育王旧都。有大智婆罗门名罗阅家举族弘法王所钦重。造纯银塔高三丈。既见猛至。乃问秦地有大乘学不。猛答悉大乘学。罗阅惊叹曰。希有希有。将非菩萨往化耶。猛于其家得大泥洹梵本一部。又得僧祇律一部及余经梵本。誓愿流通。于是便反。以甲子岁发天竺。同行三伴于路无常。唯猛与昙纂俱还于凉州出泥洹本。得二十卷。以元嘉十四年入蜀。十六年七月造传记所游历。元嘉末卒于成都。余历寻游方沙门。记列道路时或不同。佛钵顶骨处亦乖爽。将知游往天竺非止一路。顶钵灵迁时届异土。故传述见闻难以例也。
上篇:昙摩密多(宋上定林寺)[《高僧传》卷三] | 下篇:畺良耶舍(宋京师道林寺)[《高僧传》卷三] |
(杂名)又书四点。密宗之数珠,每七颗或二十一颗,插入异类异种或同珠之小形者四颗,是非有经轨可凭,惟彼宗常诵真...
掠虚头汉
藕孔
同学
触女人戒制意
处无心定证
宗纲
菩萨善戒经
二种正智
大悲曼荼罗
通利
十二处法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感化那些没有佛缘的人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何谓「三法印」

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