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即半跏坐。又作金刚跏。为禅坐法之一。守护国界经卷二(大一九·五三○上):“当以身作金刚结跏,谓以右脚压左髀上...(一)唐代僧。生卒年不详。居于京兆华严寺。为洞山良价之法嗣。因后唐庄宗之召请,而大振曹洞宗。敕谥“宝智大师”。...(菩萨)Vajrakarm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司如来事业之德。梵语羯磨,译言业。秘藏...梵语 vikālabhojana,巴利语同。指非时之食,亦即过日中而食。又作非时食学处。凡日中以后至翌日明相(天空露白之...(术语)十二因缘也。祖庭事苑曰:缘生即十二因缘,亦名十二缘生。...中国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五事有何行相】 p0278 瑜伽七十二卷八页云:问:相、有何行相?答:应知此相,有种种行相,无量行相。由分别行相...【奢摩他毗钵舍那因果】 p1174 瑜伽七十七卷十四页云: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以何为因?善男子!清净尸罗、清...(术语)色界四禅天之第四,最高处也。新译经论中谓之第四静虑。...(杂语)世间之人。对于出世间之人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心地观经报恩品曰:世人为子...【大乘广五蕴论】 在大正藏中,《大乘五蕴论》有两种,一种是世亲论师造的《大乘五蕴论》,另一种是安慧菩萨造的《...(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问: 数年前我因车祸伤身,现在行走还是不便,我虽已皈依佛门我却不知该多看哪些经书?我该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
问: 末学就是根据某居士讲课中说的和写的一本《化解看不见的障碍》小册子,经常烧净土众香或桃花香作烟供。这个香...天刚亮的时候,一个农夫用他那古老的犁,犁著一块田地。他干得非常卖力,额角上的汗水像大雨似的直冒。朋友们碰巧从...
1、第一个,你要能够了解弥陀 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哪些?你念这句佛号背后有四十八愿,你四十八愿完全不懂,你很难产生...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暇满当中主要有两个:第一个,你要得到人身;第二个,遇到佛法...
战国时候,各国之间争战不停,国与国之间也常订定各种盟约,当时常会将太子交给对方做人质,以表示能够信守盟约。魏...
现在这个地球,有六十五亿人口,能够念他的名号,跟他结上缘的,很少很少,不多。这个地藏菩萨能够救度的,咱们经常...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规定要画一幅图,我不会画,画不出来,妈妈就请爸爸指导我,爸爸又是问:你连这...
种子六义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种子六义】唯识宗所立理论,谓阿赖耶识储藏诸法种子,种子有二类,一为本有种子一为新熏种子。而种子须具备六项条件,称为种子六义。据《成唯识论》卷二等载,即:一、刹那灭,谓眼、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二、果俱有,果即识与根,谓识与根同时俱起,以成力用。如眼根照色境时,眼识随即同缘,于诸实境分明显了,耳、鼻、舌、身、意亦同。三、恒随转义,谓眼耳等诸识起时,种子随转。如眼根照境时,眼识种子随即相续,无有间隔。四、性决定义,谓诸识各各所缘善、恶、无记等三性,无有间杂。如眼识缘恶境,则成恶法,不能成善法;缘善境,则成善法,不能成恶法;若缘无记,则不能成善恶二法。五、待众缘义,谓诸识之种子非缘一因而生,必假众缘而后成就。如眼识之种子须得空间、光明、根、境等众缘,方得显发。六、引自果义,谓诸识各引自体果用,非是色、心交互而成。如眼根照境时,眼识即缘所对之实境,而不混于声、香等别体。见六义别释。
上篇:种子 | 下篇:种子生现行 |
(名数)对于正教不得正解,则生五过: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诳人,四谤法,五轻圣法。见成实论,归敬仪通真记中。...
金刚结跏
休静
金刚业菩萨
非时食
十二缘生
法相宗
五事有何行相
奢摩他毗钵舍那因果
第四禅
世人
大乘广五蕴论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

专修、助修与杂修
忙碌的猴子

【推荐】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如果你想拼往生,就要把你的后路切断

谣言止于智者

要想得地藏菩萨加持,起码要有下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