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原指释尊在菩提树下成道时之高座,后世亦泛指说法、说戒师及讲会之导师等的高床座。(参阅“金刚座”3552、“高座”...(术语)大日如来,出生南方金刚幢菩萨之义趣也。出生义曰:由一切如来大满愿义而生金刚幢。...【太子解宝衣处】 p0389 西域记六卷十四页云:沙弥伽蓝东大林中行百余里,至大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太子逾城...【勿伽】 此云胡豆,即绿豆也。...指无始生死根本、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据楞严经卷一载:(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漏尽无畏】 p1284 杂集论十四卷六页云:漏尽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自利门,于一切种漏尽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自然运转作意】 p0601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自然运转作意者:谓于四时决定作意。一、得作意时,二、正入已入...【阿罗汉有四胜利】 p0780 瑜伽八十七卷一页云:复次有解脱心有净智见诸阿罗汉、有四胜利。当知不与诸外道共。...(术语)Āraṇya,阿练若之略。又曰阿兰若。...【欲取】 p0983 如四取中说。 二解 如取支差别中说。 三解 法蕴足论十卷二十七页云:云何欲取?谓欲界系除诸见,余...(术语)旋火轮之异名。回转火作轮形者。此虽见轮形,然无轮之实体。以譬有为法之念念相续,虽见有种种之形,然无其...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居士是渴望佛法,我们佛门的人才太少,所以,我是很希望有一批...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常规的法门。所谓佛说八万四千法,法法都是圆满究竟易成的,但...
那这个专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归就是归还。这个归给我们传达个消息:我们在三界里面就是匆匆的过客,就是一个流浪...问: 佛教中对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现在社会价值观是在谈恋爱时就同居,与婚姻相同,都是单一性伴侣。谈恋爱有...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其实是他贪不到,所以就表现不贪。有台湾道友说念了十五年的《金刚经》了,好像一点儿都...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在这一切虚妄之相上起纷争,即引起自己心上的纷争与众生之...
在不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我们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五欲六尘,这就是念念尘劳。 尘是个比喻,比喻我们的妄念像灰...
暖位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暖位】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无漏慧。在此位中,始观名、义、自性、分别四法,都是有情心识所变,假名施设,非有自性,离识即不可得,以此伏断所取之境。参阅‘四加行位’条。
上篇:义寻思观 | 下篇:愧心所 |
(术语)天台宗圆教所说之观法,即圆顿之观法也。圆者,圆融圆满圆顿等之义。...
金刚宝座
大满愿义
太子解宝衣处
勿伽
二种根本
漏尽无畏
自然运转作意
阿罗汉有四胜利
练若
欲取
火轮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

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家乡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