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三世因果】 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的迁流中,为一...八塔之一。位于释尊出生地迦毗罗城中龙弥你园(梵 Lumbinī,又译作蓝毗尼园)之处。(参阅“八大灵塔”274) p206...(杂名)印度之法有以齿印于证书者,如吾邦之拇印。杂阿含经二十五曰:时王以此语尽书纸上,而封缄之,以齿印印之。...(术语)译曰学,又曰应学。宜学也。为突吉罗之异名。大日经疏五曰:此中应学,旧译名为式叉迦罗尼。大部补注二曰:...(一)超脱凡俗,出世间之意。云外云岫禅师语录(卍续一二四·五○四上):“三十余年无故人,只留云外伴闲身。”又云...【第二伴】 p0963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誓许为作轨范尊重所依止故;名第二伴。...【作苦边】 p0686 瑜伽九十五卷十四页云:作苦边者:谓阿罗汉所断众苦。...具有认识作用之主体为“能缘”,被认识之客体对象为“所缘”。缘乃依赖、依靠、攀缘等意,即表示心识非独自生起,必...指空宗与有宗。空宗,乃主张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宗派;有宗,乃主张诸法为“有”之宗派。小乘佛教中,俱舍宗属于有...(杂语)过去现在因果经四曰: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指三俗谛。(一)法相宗依遍、依、圆三性所立。三种为:(一)假世俗,为遍计所执性。即以世俗为名,无体性而唯有名者。...(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这个偈子,是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的价值,善用生命,生命的价...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果一定有因。现在来练习,通过学...
问: 西方极乐的金碧辉煌和不轮回,是不是2000多年前人们在困苦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呢?还是对世人的一种诱...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处有四个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是段食, 段就是分段的饮食...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对他来说都根本不是问题;工作不久就结婚了,妻子是相恋多年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这个结论是斩钉截...
到寺院之后,我们拜佛、拜菩萨。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什么精神呢? 一、学习弥勒菩萨欢喜和包容的精神 一般汉地寺院...问: 诚心顶礼继空法师!我是一个平常人,但是从二十岁以后才发现自己有同性恋倾向,到二十八岁,性-伴侣越来越多,...
义寻思观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义寻思观】为唯识宗修行,第二加行位所修的四种观法之一。义者,依名而诠诸法之体相,如山河大地,人牛马羊,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些色、心诸法,皆是因缘和合、一时假有,亦即是唯识所变,虚幻不实,由此推求寻思,谓之义寻思观。参阅‘四寻思观’条。
上篇:补特伽罗 | 下篇:暖位 |
差别者,谓识生差别故,内死生差别故,外谷生差别故,成坏差别故,食持差别故,爱非爱趣分别差别故,清净差别故,威...
三世因果
生处塔
齿印
式叉迦罗尼
云外
第二伴
作苦边
能缘
空有二宗
千二百五十人
三世俗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极乐世界是人们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吗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什么人与佛有缘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