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诸菩萨愍】 p1349 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诸菩萨愍云何?答:于苦现前诸有情所,随生愍伤故。...戒本疏·持犯方轨:“前就止持制教门中,有二种位。”行宗记释云:“止持,制门中,云二种者,即下制止、制作;或是...(人名)宋高僧传十九(丰干传)曰:寒山子,世谓为贫子,风狂士也,幽止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寒岩中。时国清寺有拾得...(术语)对于劣应身(即化身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胜应身有八万四千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为“缘起”之对称。乃华严宗教义之一。性起即从性而起之意,亦即从佛果之境界说事物之现起。缘起为依缘而起之意,亦...乃对佛之尊称。大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五下):“违离于人仙,永无有救护。” p254...佛三十二相之一,即佛之足下有千辐轮之印纹。...属佛之物。与法物、僧物同为三宝物之一。三宝物严禁互相混同使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之一载列四种佛物:(一...饮料食物。欲界之有情必依饮食资身。谓以香、味、触三法为体,入于口腹而能资益诸根者。佛地经论卷一(大二六·二九...(故事)佛灭后第一结集时,优婆离结集律藏。见智度论二,四分律五十四,善见律毗婆沙一,西域记九。...亦名:命梵二难出界法 子题:移夏不破安居 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命梵二难出界法。律中若安居中,本二、大童女、...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复顶背日光,而为愚痴所暗。...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所遭均属业障,业有轻重、深浅、远近之别。一个病,表面看仅仅...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威是威德,仪是仪容,让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这就需要学...对于年老的人,生前应办好三件要事: 第一,少说话,多念佛,应做的事快快做成,应吩咐的事早早吩咐。不要留恋人间...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我求...
我们现在念佛,从哪儿开始念?一定要从当下的这一念心开始。只是口念心不念,喊破喉咙也枉然。口中念着阿弥陀佛,心...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映着许洁溪师姐盈满笑意的脸庞。第一次与她面对面,很熟悉却有...
【原文】 目连复见一神,身体极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甘露。若有行人,所须饮食、资生之具,尽从指出,恣而与之。...
瑜伽师地论释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瑜伽师地论释】最胜子等造,玄奘译。又称《瑜伽论释》。为《瑜伽师地论》最古的注疏。最胜子为北印度人,是护法门下弟子,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本书阐释瑜伽论之大纲,初明造论缘起,次释瑜伽师地与本地分十七地之名义。全书共分所为、所因、名义、宗要、藏摄、释文等六门,为历来研究唯识者必习之书。
上篇:瑜伽师地论大纲 | 下篇:想心所 |
【五种邪行】 p0260 瑜伽十四卷十五页云:复有不能堪忍补特伽罗,于他怨敌,所起五种邪行。谓不堪忍者,于他怨敌,...
诸菩萨愍
止持制门二位
寒山
八万四千相好
性起
人仙
千辐轮相
佛物
饮食
优婆离结集律藏
安居命梵二难出界法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推荐】疾病与念佛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老年人的三大要事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笨有笨的办法,就这样去坚持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