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于劣应身(即化身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胜应身有八万四千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一圆教即止观业,二密教,即遮那业,三禅宗,即牛头禅,四戒律,即梵网宗。...(人名)Aryadāsa,沙门名。译曰圣使。见慈恩传四。...(术语)参悟禅理也。苑咸诗:莲花梵宇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杂语)一次把住,一次放行也。是为师家应学人机根之活手段,把住者抑学人,放行者纵学人。一放之时,森森罗列。一...据北本涅槃经卷二载,有胜劣二种三修。(一)劣三修,谓声闻所修比于菩萨所修为劣,三修即:(1)无常修,声闻之人不知...【六种理趣】 p0301 六种理趣者:一、真义理趣。二、证得理趣。三、教导理趣。四、离二边理趣。五、不可思议理趣。...谓虽然主因存在,但缺乏助缘,一切事物就不能显现、存生。...【怀忿不舍戒】 p1447 瑜伽四十一卷十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怀忿相续坚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梵名 Salalāgāraka,巴利名 Salalāgāraka, Salalaghara。又译作石岩。为位于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巴 Sāvatt...【八观察行】 p0078 显扬二十卷十四页云:此行相者:当知宣说八观察行。何等为八?一、观察谛行。二、观察建立行。...(术语)四食之一。又作团食。揣抟字通。以手握食为丸而食之也。是印度人之食法,指欲界中一切之食物。印度人手握饭...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金光明最胜王经...(印光大师校印本)...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师对净土宗的修学提出的四个重点。 第一个,持戒。 净土宗我...
佛陀往昔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这一天,世尊着衣持钵,进到城中乞食,食毕,清净双足,带着坐具,在林中找了...人说命第一,我说身第一;身若不健康,命长苦痛多。 要想寿命长,健康为第一;实说身命康,素食最第一。 谁不想长命...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
我们看佛陀对末法时代的一个预言。下一段。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商...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一天,有一位年轻的比丘请问佛陀道: 佛陀!像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人出家,她...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从不违逆,总是慷慨布施,其声名远播,无人不知。一日,文殊...
八万四千相好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八万四千法藏 | 下篇:八万四千教门 |
【世间真实】 p0512 显扬六卷二页云:世间真实者:谓一切世间,于诸事中,由串习所得悟入智见,共施设世俗性。如于...
圆密禅戒
阿梨耶驮娑
悟禅
一放一收
三修
六种理趣
缘缺不生
怀忿不舍戒
松林精舍
八观察行
揣食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伏瞋除障,受忏有智
妙莲老和尚:素食是秘方
不要有不舍之心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佛陀谈对待色欲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