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一卷十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怀忿相续坚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为断彼故,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作根本印明。乃密教不动明王之十四印契。十四印之次第、印相,诸经轨之说略异。据不动立印轨所载之十四种,即:(...(术语)业因成就也。净土论注上曰: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智度论十二曰:复次,于事成办,名彼岸。...梵语 mahā-nirde?a 或 ananta-nirde?a。(一)谓一切诸法各具无量无数之义理,故称无量义。 (二)为实相之异名。吉藏...能够长养出世善根的五种法食,即:念食、法喜食、禅悦食、愿食、解脱食。念食就是修道的人常持正念,以长养一切善根...【迦陵频伽】 此云妙声鸟。大论云:如迦罗频伽鸟,在[轂-車+卵](口角切)中未出,发声微妙,胜于余鸟。正法念...【论议】 p1328 如十二分教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十二页云:论议者:谓诸经典,循环研核摩怛理迦。且如一切了义...全一卷。唐代义净(635~713)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篇幅极短,内容为海龙王问佛陀,如何能受持少法而获得多...【等分行】 p1119 显扬三卷十三页云:六、等分行。谓于前世不习上品贪欲瞋痴。设有习者:复已修习彼对治法。是因缘...(一)唐末五代沩仰宗僧。袁州(江西)仰山西塔光穆之法嗣。住于江西资福寺。生平不详。然从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联灯会...梵名 Aniruddha,巴利名 Anuruddha。又作阿尼卢陀、阿[少/兔]楼驮、阿难律、阿楼陀。意译无灭、如意、无障、无贪、...(术语)少许之禅定也。止观七曰:那得薄证片禅即以为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晋穆帝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昙摩竭多在洛阳依《僧祇尼羯磨》及戒本,为竹林寺净检法师等四人,在泗河船上开尼部...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境界一现,就是知道中阴身境是断气,就死后到下一生受生之前的这个阶段,叫中阴身...什么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正确、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呢?时下有些年轻人,只把职业当成谋生的饭碗,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每...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方能缵步。弥陀经云,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个情况之下念佛:一个是静中修,一个是历缘对境修。这个静中...吃了半辈子红豆,你知道红豆都有啥营养吗?有人用红豆寄托相思,有人用红豆寄托长寿的愿望,有人用红豆寄托美容养颜...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后和亲王为普陀山赐金、赐田、赐经等。正因为有了唐宋元明清五...
世间人书念得多,接触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观念论点多,遇事好辩,说得天花乱坠,著作等身,在佛法里面叫作世...
怀忿不舍戒
【法相辞典】
【怀忿不舍戒】 p1447
上篇:类智 | 下篇:触识所作变异 |
(名数)经典中文与义之谓也。经者自一面观之,惟为显义之文字也,自他面观之,则由文而显之义理也。故文与义,为二...
不动十四根本印
业事成办
无量义
五食
迦陵频伽
论议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等分行
如宝
阿那律
片禅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中国首位比丘尼净检法师

中阴身一现前,累劫的善恶业力也都会现前
圣严法师《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红豆的营养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