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转识】 唯识宗以前七识为七转识。转是转变、转起的意思,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物名)Kiṁśuka,又作坚叔迦,紧祝迦。宝石名。译曰赤宝。玄应音义六曰:甄叔迦宝,译云赤色宝。按西域传云:有...(1890~1969)江西义宁人。为蜚声国际之史学家。精通英、法、德等十余种古今语文,于中外文史哲学方面之渊博,当代...指二种空。其名称与解释于诸经论各异。大智度论卷三十七举出但空、不可得空,无方便空、有方便空,般若空、非般若空...【达嚫】 尊婆须密论作檀嚫,此云财施。解言报施之法,名曰达嚫,导引福地,亦名达嚫。字或从手。西域记:正云...(术语)六尘之一。一切之法,为意识之所缘者谓之法尘。在十二处中,谓之法处,在十八界中谓之法界,于根境相对之语...(传说)文殊普贤二菩萨为二夹侍,或以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为四夹侍。此迦叶阿难之左右次第,依于腊之上下(印度俗法尚...一、天食时,即清晨,清晨是诸天的食时; 二、佛食时,即午时,午时是三世诸佛如法的食时,过午则非食时; ...(术语)合内外四供与四摄菩萨而称为十二供养。此名目出守护经九。又以四摄为供养尊,其说见本说略出经及出生义。...【奉教心】 p0826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奉教心者:无恼乱心,唯欲求解故。...【隐复】 p1405 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言隐覆者:谓常隐覆自善法故。...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能否觉无情,如果不能,怎么会有情及无情同圆种智? 中台禅...假如面前有两张相片,一张是少女照,风姿绰约、美艳惊人;一张是老妇照,沟壑纵横、沧桑毕现,请问哪张好?也许你多...人有短,切莫揭。这是当人,你看到人有短处,你要懂得要爱护他。人都有自尊,人都有面子,你不可以揭他的短,让他很...
修净土法门,我们都会念佛。但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我们很多时候会说为了求平安吉祥。很多人到庙里拜拜、念念,说为...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着放平心态,或许生活就会更阳光! 《爱父母的五不怨》 1、不...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父母给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付给自己的子女也认为是应该的...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二是虽然明理,但是还没有真正深信,所以犯错; 三是虽然...
憍梵波提,此云牛呞。宿生为牛,食已转哨,故受此名。《弥陀略解圆中钞》 这位尊者是受天供养第一。憍梵波提,翻译...
迦陵频伽
【翻译名义集】
【迦陵频伽】此云妙声鸟。大论云:如迦罗频伽鸟,在[轂-車+卵](口角切)中未出,发声微妙,胜于余鸟。正法念经云:山谷旷野,其中多有迦陵频伽,出妙音声。如是美音,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
上篇:曷利拏 | 下篇:迦兰陀 |
亦名:郁头蓝上极非想还沈阿鼻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若修世禅,缘色缘心,虽经上界,终还生死,未有出期。如 郁头...
转识
甄叔迦
陈寅恪
二空
达嚫
法尘
释迦夹侍
四食时
十二供养
奉教心
隐复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禅的态度
人有短,切莫揭

我们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真正的大孝报恩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