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少许之禅定也。止观七曰:“那得薄证片禅即以为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六现观断烦恼时】 p0310 瑜伽七十一卷五页云:问:此诸现观、能为烦恼断对治者,为生已作断对治耶?答:此非未生...魑魅、魍魉均为鬼神之名。如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上):“其舍恐怖,变状如是,处处皆有,魑魅魍魉。”大乘理趣...子题:僧尼二众结界得互相叉结、僧尼得通结界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五百问云,大僧与尼通结得,不得相叉。”资持...梵语 dvi-sāhasra-madhyama-loka-dhātu。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以一须弥山、一日月、四大洲、欲界六天及色界初禅...(术语)Mahāprajā,译曰大慧。涅槃三德之一。照了诸法实相之智慧也。唯识枢要上本曰:真如上慧本性故名摩诃般若...(杂语)犹言直下,当下。...(术语)谓阿弥陀佛广大之誓愿力,为众生得信往生净土者之强增上缘也。...亦名:自恣与欲不言清净、与欲自恣 子题:求听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自恣不言清净者,以净应说戒;欲应自恣,不敢...【现法安乐住性】 p0955 显扬十九卷十四页云:论曰:唯诸静虑、是现法安乐住性。具有身心二种安故。非无色定。无身...梵名 Sapta-parna-guhā。音译作萨多般那求诃。又作七叶树窟、七叶树林石室、刹帝山窟、车帝石室、七叶穴、七叶岩...【受用身土略有二种】 p0732 佛地经论一卷九页云:受用身土,略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修,无...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过去,在王舍城耆崛山南麓、恒河岸边,住着一位名叫尼揵的外道修行人,他不仅年高望重,博学多闻,更具足五种神通,...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离之缘,就是没有遇到佛力加持的强缘、增上缘。所以虽然也有点...
生活中总可以听到道德一词,那么在到底何为道德,而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谓之为有道德之人呢? 【道】:是指大自然的...
问: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该怎么办?明知这样做是犯戒但还是做了,是业障太深,还是着魔了? 大安法师答: ...有一群小鸟每天很快乐的飞翔,有个猎人很想捕捉它们,用心织了一件大网,每到黄昏时他就把网撒下,等小鸟们自投罗网...
过去有一个妇人,常常很自信地说:我不会遗失任何东西。一天,妇人的儿子想要测试母亲所言是否真实,便悄悄将母亲的...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从少年到青年,从俗人到僧人,从吃鱼肉到食青菜豆腐。时轮转速...
当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时,有一天来到南海普陀山,看到那里三五成群的和尚拿化缘的钱来赌博,有的甚至还抽烟,乾隆对...
片禅
【佛学大辞典】
上篇:片供 | 下篇:万法一心 |
【忍位】 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亦顺...
六现观断烦恼时
魑魅魍魉
僧尼结界相叉可否
中千世界
摩诃般若
当头
弘誓强缘
自恣应言与欲自恣
现法安乐住性
七叶窟
受用身土略有二种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真吉祥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怎样做才是有道德之人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
猎人与小鸟

从不遗失物品的妇人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