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Mahāprajñā,译曰大慧。涅槃三德之一。照了诸法实相之智慧也。唯识枢要上本曰:“真如上慧本性故名摩诃般若。”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饮食)山家清供曰:苏东坡与子由饮槌芦菔烂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为糁食之。忽放箸抚几曰:若非天竺酥酡,人间决...(术语)分别一切之有为法为三聚:一色法,二心法,三非色非心法。如俱舍七十五法中不相应行之十四法,是非四大所成...全一卷。五代僧法眼文益撰。又称法眼禅师宗门十规论、净慧法眼禅师宗门十规论。略称十规论。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为四镜之一。谓心体离念,远离一切心、境、界之相,而毕竟清净无垢;犹如镜面之空净,不现任何外物。用以譬喻本觉(...【总执分别】 p1402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总执分别?谓卽于彼色等想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设...亦名:三衣堤数长短、衣之堤数长短、袈裟长短相 子题:下品大衣、二长一短、三长一短、四长一短、畦、三衣须割截、...顶,头顶。指佛为嘱付大法,以手摩弟子之顶,或为预示当来作佛之授记。法华经嘱累品(大九·五二下):“释迦牟尼佛...【学常委】 p1381 瑜伽九十四卷三页云:又于彼受、触、及六处,一切实事,略摄为一,了知一切,由无常灭,名灭法已...济缘记释云:“释迦境狭,三世境宽。小教明三世,以六佛为过去,释迦为现在,弥勒为未来;十方现在,教所不论。若归...【杂染静虑无色】 p1414 显扬二卷三页云:杂染者:谓于上静虑,起深爱味、见、慢、及疑。爱味者:谓有十种。一、俱...(术语)Ānanda-mukha-nihāri,陀罗尼名。...(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西红柿的营养功效 1、西红柿,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狼桃、番李子、金橘、番柿、六月柿、洋海椒、毛腊果。其含有丰富...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懂得生活的人,所以也是最有大福报的人。 一般人以为有财产、...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对于死常持避讳、畏惧的心态,甚至闻之色变,结果如何?死到...第一件可悲之事:干坏事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用他来作罪业和恶行之工具,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每个人的生命...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便使自已的理智丧失,忘却本性,一不顺心,便恼怒打骂伤害别人...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佛告诉比丘们:人有四种因缘,爱着的程度有轻有重,但一旦起了贪爱心,即远离解...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的时候,才会会得那个真实义,这叫会须心佛双忘后,日照山川处...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发无上道心怎么发? 他这样开示的:唯发一念...
摩诃般若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诃衍藏 | 下篇:摩诃三末多 |
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酥酡
非色非心
宗门十规论
如实空镜
总执分别
三衣长短相
摩顶
学常委
归依一佛即归依三世佛
杂染静虑无色
阿难陀目佉尼诃离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西红柿的营养功效
圣严法师《苦报与福报》

《地藏经》临终篇
人生四件可悲的事情

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四位妻子的譬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