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奢摩他】 为梵语 c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书名)十四卷,梁释僧祐撰。凡十篇。皆东汉以下至于梁代阐明佛法之文。其辩难攻诘者,亦具载其往复之语。六代遗编...【恚寻害他】 p0939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何恚寻害他?答:如有一类、起瞋缠故;断害他命。如是害他。...【戒律仪】 p0691 瑜伽二十一卷六页云:云何戒律仪?谓彼如是正出家已;安住具戒:坚牢防护别解律仪;轨则、所...(名数)一、天乐,修十善业者生天上而受种种殊妙之乐。二、禅乐,修行之人入诸禅定而受寂静之乐。三、涅槃乐,断诸...(一)梵语 sajgha,巴利语同。略称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僧、海众(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眼识界等相】 p0999 集论一卷二页云:眼识界何相?谓依眼缘色,似色了别,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识界相...(异类)Bālabhakṣa,饿鬼名。译曰食小儿。见正法念经十七。...(人名)唐高宗之中宫恼产,请法师玄芳加护之。正月一日中宫施纳袈裟等,寻王子生,光明盈殿,因号佛光王子,许使出...(一)指佛演说法华经后,示现之十种神变。即:(一)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二)由无数毛孔放无数色光,遍照十方世界。(...不害者,无瞋善根一分心悲愍为体,不损恼为业,当知不害不离无瞋故亦是假。...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大家应该活得比往昔自在才对。慧可向达摩求安心的故事,无非点...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汝家道颇丰,上无父兄,若不极力勉励,难免不坠淫欲之万丈深坑。一坠其...问: 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大安法师...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应该要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
我们从佛陀的名号华光如来,没办法去判定是净土、秽土,但是从国土的依正庄严可以看出消息。 基本上,我们判定秽土...一个信仰佛教的人,不单只是以拜佛、诵经、参加法会为修持,日常生活中,学习忍更是重要。在面对他人的叱骂、锤打、...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很有文才,对佛理也非常了解。他主要是在禅宗很有造诣,然...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虚灵寂照。圆同太虚,具含众妙。 不出不入,无状无貌。百千方...
救护众生离众生迥向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救护众生离众生迥向】菩萨修行历经四十一阶,此为十回向位的第一位。此位菩萨,上求菩提,下度众生,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参阅‘十回向’条。
上篇:般若波罗蜜多 | 下篇:害心所 |
(术语)临终最末之一句。即示悟最要之一句也。证道歌曰:一句了然超百亿。禅林句集乾曰:一句定乾坤,一剑平天下。...
奢摩他
弘明集
恚寻害他
戒律仪
三乐
僧伽
眼识界等相
婆罗婆叉
佛光王子
十神力
不害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忍者无怨 必为人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