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临终最末之一句。即示悟最要之一句也。证道歌曰:“一句了然超百亿。”禅林句集乾曰:“一句定乾坤,一剑平天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宋代地主阶级对明教之贬称。明教为当时农民起义经常利用之秘密宗教组织,由摩尼教发展而成,不事鬼神,崇奉摩尼。地...资持记释云:“一三两句,正属此戒(食残宿食戒),轻重分异。第二乃犯内宿。第四无过,故云可知。”(事钞记卷二四...凡二十卷,或作十六卷。唐代慧苑撰。即续贤首大师法藏之遗稿,注释新华严经者。略称华严略疏刊定记、华严经刊定记、...【五因恭敬听法】 p0278 瑜伽八十二卷一页云:五因者:谓佛世尊所说正法,有因缘,有出离,有依趣,有勇猛,有神变...即各宗教法之枢要。法华经玄义卷一上(大三三·六八三上)“宗者,要也,所谓佛自行因果以为宗也。云何为要?无量众...隋代僧。会稽山阴人,俗姓顾。为天台智者大师之弟子。开皇年间,住庐山修头陀法。大业初年,敕令严禁游方隐逸,师闻...(术语)Mārga,译为道。因中之道,四谛中之道谛是也。若果中之道,则名为菩提。大乘义章十八曰:道者,外国名曰末...(术语)谓解境之十佛也。以解境之十佛,融众生器智正觉之三世间而为十佛故也。...(术语)Śāstra,又作舍萨怛罗,设娑怛罗。译曰论。义林章一本曰:梵云奢萨怛罗,此翻为论。总周一部立以论名。瑜...“分诸乘”之对称。为华严宗判教之用语。华严宗将如来一代之圣教大别为三乘与一乘两种,更于一乘之中分判同别二教,...梵语 paca āvaranāni,巴利语 paca nīvaranāni。即五种障碍。又作五碍。(一)指女子无法成为梵天王、帝释、魔王...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弘化社32分本)...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①,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②,无众过患。以此...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那么佛教的因缘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说这个生命,我们...
丰子恺——护生画集...
念佛免灾减灾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业所牵,及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罹此殃...一、广行布施 《大成佛经》中讲到,弥勒菩萨在人间成佛之后,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为大众说法时,特别讲说了往生弥勒...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人富有之后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问题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得到答案...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是占有空间,你要从它那边走过去,它会障碍你,有一定的质量、...
末后一句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句子 | 下篇:一句投火 |
【出诸受事】 p0482 此亦静虑之异步名。瑜伽十一卷十页云:此四静虑,亦得名为出诸受事。谓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
魔教
残宿一异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五因恭敬听法
宗要
大志
末伽
融三世间十佛
奢萨怛罗
融本末
五障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用八正道来引导你的思想

丰子恺《护生画集》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往生弥勒净土的修行方法
做大事业需要哪种精神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