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诸乘”之对称。为华严宗判教之用语。华严宗将如来一代之圣教大别为三乘与一乘两种,更于一乘之中分判同别二教,而以法华经“会三归一”之旨判为“同教一乘”。华严宗三祖法藏复于华严五教章卷一解释同教一乘,设立分诸乘、融本末二门,以分诸乘彰显同教一乘之法体,而以融本末阐释同教一乘之名义。所谓融本末,即同教之名义以一乘为本,以三乘为末,而融合三乘与一乘本末二者。其下复开二门:(一)泯权归实门,泯权归实即一乘,为向上门,由“机”而趣向“法”界。(二)揽实成权门,揽实成权即三乘,为向下门,由“法”逐“机”而下。泯权而不坏权之故,三乘即一乘,而不碍三乘;揽实之权而不异于实之故,一乘即三乘,然不碍一乘。如是一乘与三乘融摄,其体无二,此即同教之义。同教一乘之融本末与别教一乘赅摄门之差别,前者承认三乘一乘之本末差别而融合之,后者则不承认三乘一乘之本末差别,而视一切三乘等法本来皆为一乘法。[华严经孔目章卷四、华严经搜玄记卷一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参阅“同别二教”2244) p628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心不相应行蕴】 p0355 如行蕴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五页云:心不相应行蕴云何?谓心不相应法。此复云何?谓...禅宗公案名。智门光祚与僧问答,显示般若体用不二之义。碧岩录第九十则(大四八·二一四下):“僧问智门:‘如何是...(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界三十七尊之心要。...(一)又称威神光。谓佛之光明灵妙不可思议。光明象征智慧,佛智离一切分别虚妄之相,为不可思议;从而其光明亦离形相...举行布萨法之日。依经律所说,有每月二日、三日、六日等诸说,所定日期亦互有出入。至后世大多每半月举行一回,即每...【想界】 p1229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想界?谓六想身。卽眼触所生想、乃至意触所生想。是名想界。...(仪式)送葬日之前夜,谓之赠别夜,赠别夜之讽经,谓之赠别经。...研究佛教唯识法相的学术团体。1927年成立于北京。1921年,韩清净等发起组织学术团体,名法相研究会,开讲《成唯识论...【诸地有八种殊胜】 p1355 瑜伽七十八卷五页云:世尊!如是诸地,几种殊胜之所安立?善男子!略有八种。一者、增上...(术语)苾刍应受持之戒律。即二百五十之具足戒也。...梵语 ?rotrendriya,巴利语 sotindriya。音译戍缕多因姓唎焰。乃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 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小和尚救回一个轻生者。那人悠悠醒转,对方丈说:谢谢大师。但不必费力气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了。今天不死,明...
玄奘法师辞别烽火台的守将,一个人走向莫贺延碛,长八百多里,古时候叫做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更看不见一点水...编者按:保险公司面对的客户五花八门,有的可能会非常头疼、难缠、难办。如何把这种难变成容易,要靠个人的修为、修...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谓谄曲者,为罔冒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
今天承刘典狱长之邀,来和各位讲讲佛法。佛法的大要,就是最普遍、最简单的因果两字。因果的意义很广泛,无论何事、...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日:五十以学易,...
明朝顾源居士,又称宝幢居士。少年时性格豪放,善于写诗、书法和绘画。40岁时,把以前所习的世间法尽情抛弃,断除酒...
融本末
【佛光大辞典】
上篇:融三世间十身 | 下篇:融事相入唯识 |
(术语)谓德之馨如香也。无量义经曰:道风德香熏一切。无量寿经下曰:流布万种温雅德香。...
心不相应行蕴
智门般若体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神光
布萨日
想界
赠别经
三时学会
诸地有八种殊胜
苾刍律仪
耳根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你的债都还了吗

玄奘法师靠什么走出了莫贺延碛
明一法师与保险公司员工的座谈问答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佛法的大要--因果
【推荐】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