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名。智门光祚与僧问答,显示般若体用不二之义。碧岩录第九十则(大四八·二一四下):“僧问智门:‘如何是般若体?’门云:‘蚌含明月。’僧云:‘如何是般若用?’门云:‘兔子怀胎。’般若为佛智,乃无我、无心之无分别智。此公案中,僧分别般若之体用而问,智门则以体用不离作答。即蚌含中秋之明月而生明珠,兔吞中秋之明月而怀胎,以前者为般若之体.后者为般若之用;然而蚌、兔虽异,能照之明月则无二。盖僧分别般若之体用,智门则超体绝用,直接以明月之无心而普照万象,提示般若大智慧之当体。 p502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sandhilā。又作扇提罗。意译作石女。即不具女根者。[胜鬘宝窟卷上本] p6863...(?~607)隋代僧。西河介休(山西)人,俗姓宋。曾与兄本济同入三阶教祖信行门下,尽得其学,并制定三阶教仪规,...(术语)固执法为实有之小乘卑见也。唯识述记一本曰: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四种空以四种行为所依止】 p0470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页云:此四种空,当知四行为所依止。外空,以内住心增上缘力,...即圆顿戒。系依法华开显之精神,采用梵网经中三聚净戒之作法所传授之十重四十八轻戒。又作梵网菩萨戒、天台教菩萨戒...(术语)对于二谛三谛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谛同。涅槃经第十三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谛不,...(术语)正觉之道路。菩提之道。楞严经六曰:无上觉路。...(杂名)香烟为云形者。最胜王经六曰: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威神之力。...(名数)佛之说法,有随自意等三语。...【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p1306 瑜伽七十七卷五页云:若缘无量如来法教,无量法句文字,无量后后慧所照了,为...楞严经所说三智之一,即凡夫和外道之智。...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今天的讲题,是理性、感性、与觉性,可分三点来说明: 一、三性的原理 何谓理性、感性、与觉性?理性,指众生追求事...
世尊有天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久远前,在此舍卫城有位国王,名长寿王。他聪明睿智,无事不知。不过,虽然长寿王善于...《增一阿含经》云: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佛法的精神就是慈悲与平等,想达到慈悲、平等的心,...○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外面的天气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风中为生计奋斗我们到高速公路或是到国道上,总能看到很多大型货车,有时候因为天气、...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烦恼。因此,若能做到烦恼不生起,便不用著意于修行的细节...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有三个公主,其中一个叫善光公主。她长得最庄...
傅大士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
智门般若体
【佛光大辞典】
上篇:智门 | 下篇:智门莲华荷叶 |
复次若欲自求利益安乐,于诸论轨应善通达,不应与他而兴诤论,如薄伽梵于大乘阿毗达磨经中说如是言。若诸菩萨欲勤精...
羼提罗
善智
法有
四种空以四种行为所依止
菩萨金刚宝戒
一谛
觉路
香云
三佛语
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世间智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文珠法师《理性感性与觉性》

怨怨不休息,无怨能胜怨
素食护地球
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

在修行的路上,要学会自我激励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